距离今年中秋节还有十几天时,73岁的市民董秋玲就在网上下单购买了100多元的牛肉,她说,她盼着女儿一家能在中秋节回来,“但是,女儿还没说能否回来,我也不敢主动问”。
注重高质量陪伴,提议多方助力“常回家看看”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歌曲《常回家看看》已流行多年,歌词中“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更是表达了众多老年人的心声。
2013年,“常回家看看”纳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该法明确提出“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然而,因子女工作压力大、处在事业上升期等原因,导致老人与子女难以经常见面,“常回家看看”仿佛成了难以完成的命题。
“中国传统向来注重节日团圆,中秋节更甚。子女应该注重‘空巢’老人的心理状态,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关照,用‘被爱’冲淡老人的孤独与落寞。”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晓茹说,子女不能经常回家的问题其实不是一时出现的,它更像一个人生课题。
李晓茹说,在家庭的生命周期理论中,当孩子长大成人,有个任务就是要完成从原生家庭的剥离、断裂,组建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生活。如果老人既要孩子自力更生、有所作为,又想让孩子承欢膝下,鱼和熊掌难以兼得,双方都会感到“心累”。高质量的陪伴其实是心理上的陪伴,当子女无法经常陪伴左右时,应该以打个电话、来个问候、视频连线、送个礼物等方式为老人提供精神关爱,让老人感受到“被爱”,从而抚慰老人的“寂寞中秋”。
“在传统农耕社会,人们安土重迁,父母往往与子女同住,这方面的问题虽有,但较少。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更多的年轻人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工作,与父母天各一方,这无疑为家庭团聚带来不便。”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薛瑞泽表示,在现代通信、交通技术发达的情况下,子女应尽量“常回家看看”,并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增强亲情表达,让老人的精神有所依靠。
薛瑞泽还表示:在当前城市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情况下,一方面,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假期制度,破解返乡探亲痛点;另一方面,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应以多种形式引导“空巢”老人走出家门,以家门口的“精神照护”帮助他们缓解孤独感。(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谢娜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