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4岁的王一晨,受父亲影响,从小喜欢做木工活儿。
王一晨制作的毛笔架及饰品
一门手艺 成就一段好姻缘
1971年,王一晨到原洛阳建筑机械厂工作,被分配到后勤木工组,开始系统学习木工手艺。
从此,木工成为王一晨养家糊口的营生。“师傅用心教,师兄、师弟个个手艺非凡。”王一晨说,当时,小组有十个人,有的擅长做风箱,有的擅长打家具,他从学徒做起,每天反复练习基本功,用心学习大家的长处。在学徒期满时,他独立制作的小方凳得到了师傅的夸赞,这让他十分兴奋。
开料、划线、锯榫、凿眼……看着一堆平平无奇的木头在自己手中雕琢成器,满满的成就感让他坚定了做好木工的信心。
“那会儿,师傅夸我人好、手艺也好,总邀请我去她家吃饭,这么一来二去,我就认识了我现在的老伴儿。”说起往事,王一晨有些激动。他总去师傅家吃饭不好意思,便发挥自身优势,在师傅家做些“小修小补”的活儿。由于有眼色、手艺好,师傅将女儿许配给他。
新制作的凳子
亲手制作结婚家具 一用就是40余年
“看,这些家具是我结婚前,我和父亲一起设计、制作的。”王一晨一边说,一边抚摸着这些老物件。虽然这些家具已经使用了40余年,依旧十分结实,花纹和色泽在时光的打磨下更显韵味。
“那个年代结婚不兴买家具,有手艺就自己做。”王一晨说,在他和父亲的共同努力下,精心制作了床、桌子、凳子、书柜、梳妆台等家具,努力凑够“48条腿”。
所谓“48条腿”包括高低柜、大立柜、五斗柜、桌子、凳子等家具,家具腿加起来共48条。王一晨打趣道:“这可是当年结婚的最高配置,我就想风风光光地把媳妇娶进门。”
回想起当年设计、制作家具的过程,王一晨称之为“甜蜜的负担”。当时,他父亲从外地找来新款家具的图纸,他整日研究,与父亲一起加班加点,两个人经常干活至凌晨。那段时光令他至今难忘。
“这一番苦心让媳妇很感动,这些家具见证了我们小家庭的幸福。”王一晨说,由于手艺好,他岳父家的、兄弟姐妹家的家具都是他制作的,有的至今仍在使用。
义务维修 服务居民
如今,王一晨还保留着与父亲一起打家具用的工具。刨子、锯子、刻刀、墨斗……这些工具整齐地挂在储藏间里,仅型号不一的凿子就有几十把,有的已有50多年历史。
王一晨退休后,凭着精湛的手艺成为社区里的“红人”,经常义务为居民维修家具。“有事找老王。”这是平日里,社区居民的口头禅。只要把旧家具交给王一晨,他总有办法让它“重新上岗”。
记者采访当天,王一晨还带着工具包,到社区修椅子。他一边固定椅子腿,一边用铁丝牢牢地扎紧快要断裂的部位,然后迅速用薄铁皮包住,钉上钉子,椅子便稳稳地“站”在地上了。
忙完后,王一晨直起腰,擦了擦汗,坐上椅子使劲儿晃了晃,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这椅子又可以多用一段时间了!”他说。
在闲暇时间,王一晨还经常为邻居制作板凳等小物件。“时代发展了,但是老手艺不能丢,它传承着智慧和技艺,更是一份回忆、一种情怀。”他说。(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贾臻 通讯员 金丽娜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