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屋换鞋,并非现今才有的规矩。古人更讲究,进家门、见君王直接脱鞋,只穿着袜子,或干脆光着脚。
如今,很多人家装修精致,进屋要换拖鞋。因而,到别人家做客最好提前换上一双整洁的袜子,不然进屋换鞋,破了洞的袜子露着脚趾,着实有点儿尴尬。
进屋换鞋,并非现今才有的规矩。古人更讲究,进家门、见君王直接脱鞋,只穿着袜子,或干脆光着脚。
贵客驾到,倒屣相迎
《三国志》里有一个“倒屣相迎”的典故,说的是东汉名士蔡邕倒穿鞋子欢迎宾客的旧事。
东汉末年,蔡邕是京都洛阳的文坛领袖。他精通音律,熟读经典,不但在文学创作方面颇有造诣,在书法界也享有盛名,曾参与编纂、刻印洛阳太学教材《熹平石经》。
史书里说,蔡邕德高望重,是军阀、政客眼中的香饽饽。奸臣董卓把持朝政时,软硬兼施,逼着蔡邕当官,拉拢蔡老师为自己站台。
枭雄曹操比董卓要有礼貌,不但恭恭敬敬地拜蔡邕为师,而且爱屋及乌,对蔡老师的女儿蔡文姬也多有照顾。
据《三国志》《三国演义》记载,蔡邕身居要职,贵重朝廷,京城里的大小人物都想跟他攀交情,一个个争相登门拜访,搞得蔡邕家门口车马盈巷,停车都找不到地方。
有一天,蔡家惯常高朋满座,忽有仆人通报,王粲在门外求见。蔡邕闻言大喜,迫不及待地出门迎接,“倒屣迎之”,慌得把鞋子都穿颠倒了。
谁是王粲?一个比蔡老师小四十多岁的毛头小子。这就难怪满屋子的人都惊讶异常:蔡老师为何对一个小家伙如此热情?
因为小王有才。史载,王粲出身名门,博学多识,智商超群,过目成诵,文章写得特别好。蔡邕跟人介绍王粲时是这么说的:“小王乃当世奇才,天赋异禀,蔡某自愧不如,我家的藏书全送给他都不亏!”
蔡邕没有看走眼。后来,王粲投效曹操,建言献策,为曹魏王朝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文坛也颇有建树,被奉为“建安七子”之一。
话说回来,蔡邕出门迎客慌着穿鞋,也就是说,他此前在屋里会客时没有穿鞋。那么问题来了,古人进屋时为啥要脱鞋呢?
这得从“足衣”的演变和席位的陈设说起。
步履匆匆,罗袜生尘
华夏服饰仪礼严谨。古人把穿在脚上的鞋袜称为“足衣”,足之外衣为“履”,足之内衣为“袜”。
宋代以后,“鞋”才演变成各类鞋子的总称。此前,履是鞋的常用代称,此外还有屦(音同句)、屣、屐等。步履匆匆、削足适履、如履薄冰……都与鞋有关。
鞋从革部。远古时期,河洛先民把兽皮裹在脚上御寒。起初的鞋底是木制的,中间挖个槽,过冬时垫些兽皮之类的东西,隔风保暖,此乃木屐之雏形。
汉代人用麻线编制鞋底,锦缎做鞋面儿,冬天把鞋底加厚,垫上丝绵更暖和。宋元时期,中原有了棉花,松软保暖的棉鞋成了冬鞋的主角。
光脚穿鞋不舒服,得套双袜子。古籍记载,“文王……袜系解”,周文王系袜子的带子散开了,可见商周时期就有袜子。汉魏时期,曹植在《洛神赋》中写道,洛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罗袜是用绫罗绸缎、布帛等制作的袜子,穿上可以直接踩地面。
古代的袜子不甚贴脚,要么宽大无跟,直筒上下;要么将拇趾与另外四趾分开,名唤“鸦头袜”,方便穿木屐。
有人以为木屐是日本人发明的,其实不然。盛唐时期,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长安、洛阳参观学习,木屐的制作技艺遂流传到了日本。
在盛行穿履、穿木屐的朝代,譬如东周、东汉时期,洛阳人习惯跪坐。跪坐时臀部落在脚后跟上,倘若穿着硬邦邦的履或木屐,不仅硌得屁股难受,还容易将鞋底的尘垢蹭在衣服上。
为了坐得舒服,就得脱鞋啊!
登堂入室,脱鞋守礼
唐宋以前,高脚家具尚未普及,中国人大都席地而坐,屋内铺着席子:紧贴地面的一层叫“筵”,筵上面的一层叫“席”。
进屋后要走过筵,落座于席位上。
鞋底有尘土,若直接穿鞋进屋,会弄脏席位。为了保持屋内的干净舒适,大伙儿约定俗成,进屋便脱鞋。
周公在洛阳制礼作乐,脱鞋进屋成了写在明面上的礼仪规则。
《礼记》记载,先秦时期,穿鞋入席拜见长辈、上司极其失礼。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头百姓,登堂入室之前,都得把鞋子脱掉,放在室外。官员上朝时得光着脚,连袜子都不能穿。
《淮南子》记载,孝子“跣(音同险)而上堂,跪而斟羹”,光着脚进屋,跪下来为长辈盛汤——在自己家里侍奉双亲,都得规规矩矩脱掉鞋袜。
只有位高权重的人,才可破例“袜而登席”。
人多的地方,脱鞋难免有脚臭。臣子们怕冒犯君王,上朝觐见之前得先打理好个人卫生。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胡汉交融。受胡风影响,隋唐往后,脱鞋礼渐被废止,臣子入朝可穿着鞋袜进殿,脱鞋反而不敬。
《新唐书》里说,李白入宫见天子,喝醉了,让宦官高力士为自己脱靴,四座皆惊。
汉代的蔡邕在屋里光脚是给你面子,唐代的李白在屋里光脚就是不给你面子。时移世易,得入乡随俗啊!(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