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城区西南隅街道公园巷社区,有一位痴迷“毛猴”的手艺人——李宏超。今年59岁的他,在30多年前接触到“毛猴”的制作技艺,从此醉心其中,并不断研究发展。前段时间,他带着自己的作品到新加坡参展,让外国友人在“毛猴”的世界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在老城区西南隅街道公园巷社区,有一位痴迷“毛猴”的手艺人——李宏超。今年59岁的他,在30多年前接触到“毛猴”的制作技艺,从此醉心其中,并不断研究发展。前段时间,他带着自己的作品到新加坡参展,让外国友人在“毛猴”的世界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小小“毛猴” 全身上下都是中药
李宏超展示他制作的“毛猴”
昨日,在公园巷社区邻里中心的一间非遗工作室里,李宏超向记者展示了他的绝活儿——制作“洛阳毛猴”。
只见他左手拿着一个辛夷(玉兰花蕾的中药名),右手将蝉蜕(知了壳的中药名)的头部和腿部粘在辛夷的顶部和四周,再把金银花粘在辛夷的末端……很快,一个只有拇指大小的猴子形象便出现在记者眼前。
“‘毛猴’被称作‘立体的漫画’,制作‘毛猴’要用到蝉蜕、辛夷、金银花等中药。其中,带茸毛的辛夷做躯干,蝉蜕的头和腿做四肢,金银花做尾巴。”李宏超说。
相传,“毛猴”最早出现在晚清时期的北京城中。当时,一个中药铺的掌柜经常打骂店里的伙计,大家敢怒不敢言。有一天,药铺里一个小伙计在挨骂后,用蝉蜕和辛夷等药材做了一个尖嘴猴腮的小人儿,以此来讽刺尖酸刻薄的掌柜。由于辛夷表面有一层密密的灰褐色茸毛,和猴子的身躯极为相似,人们就把它叫作“毛猴”。有人从中发现商机,专门制作“毛猴”来销售,“毛猴”迅速风靡北京城。后来,这一技艺随着手艺人的迁徙,传到了全国多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