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非凡十年 出彩洛阳”喜迎二十大主城区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区、洛龙区、伊滨区相关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老城区:抢抓文旅产业新风口,打好“盛世隋唐”牌
老城区紧紧围绕“文旅文创成支柱”产业发展定位,推进隋唐洛阳城中轴线北段贯通,翠云阁项目加快建设,洛邑古城一期、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校场里文化创意产业园建成开放;以“梦里隋唐,尽在洛邑”为主题,利用“风起洛阳”等优质文旅IP,创作投用“梦唐阁”等大型实景剧本体验项目6个,形成沉浸式体验项目集群;成功协办央视戏曲春晚、中秋晚会;累计接待游客909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97.74亿元。
老城区坚持城市有机更新,打造美丽宜居家园。道北区域路网体系逐步完善,望朝岭立交、翠云峰立交投入使用,王城大道快速路、瀍涧大道、邙岭大道、新310国道等主干道建成通车;建成安置房137.8万平方米13125套,安置群众19926人;改造老旧小区140个,建成城市游园32个,公厕44个,提升整治65条背街小巷,新增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66万平方米。
瀍河区:创新引领促发展,美丽瀍河再出发
瀍河区把产业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让一个发展基础薄弱的老旧城区实现了产业破局、蝶变。瀍河区逐步明晰“3+X”产业结构和“一带三区九园”产业布局,落地中关村协同创新中心、颐高数字科创中心和联东U谷科技创新谷等创新平台。强化平台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上海骥翀氢能、中原美谷、蓝海彤翔、中航证券、博安通、优特电子、北京锌科能源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签约落地。打好“三个一批”、“万人助万企”、“三大改造”、集中观摩等组合拳,在全市率先实现“三大改造”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
作为全市率先提出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区”的城区,瀍河区整体优化基础设施,深化改革释放红利,民生保障普惠共享,成立青年创业之家、青年创业联盟,出台住房、就业、就学等优惠政策,促进青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洛龙区:坚持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居民生活“节节高”
洛龙区产业结构由“粗”变“精”,先进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精尖,七二五所的新材料研发能力全国第一,新洛轴助力“中国天眼”“墨子号”等大国重器。
民生领域累计投资158亿元,高质量办成民生实事364件。新建成中小学及幼儿园15所、“乐养居”152个、城市书房31座,15分钟“就医圈”“养老圈”“健身圈”“阅读圈”基本形成,实施城中村改造38个,改造老旧小区97个,建成城市游园56个、健康步道157公里,培育了溢坡电影小镇、王山田山露营基地、“安业王庄”等一批农文旅网红IP,区域吸引力不断增强。
实施全域污水治理、绿化等工程,建成污水处理站(厂)12座,铺设污水管网361.2公里,区域内污水排放实现动态清零,城区绿化率达到49%。
伊滨区:瞄准目标定位,奋力打造“明日新城”
伊滨区始终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中信重工、洛烟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伊滨;大力发展新型显示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宁德时代、大华股份等一批龙头企业纷纷落地;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河南省2号智慧岛、龙门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进驻伊滨,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新增国家、省、市“专精特新”企业28家。
近年,伊滨的新城魅力大幅提升:新增通车里程220多公里,新建跨伊河大桥5座,建成投用伊水游园、水连寨公园、立雪公园等22个社区体育公园,新增健康步道36公里,绿地面积1975万平方米;倒盏民俗文化村、万安山山顶公园、七彩大峡谷等25个特色景区、文化地标建成运营,2021年,全年接待游客达到10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8亿元。(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郭秩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