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一周,我们就要迎来农历新年。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辛丑年腊月只有29天,意味着没有“大年三十”。过年没有“年三十”,这是怎么回事?
再有一周,我们就要迎来农历新年。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辛丑年腊月只有29天,意味着没有“大年三十”。过年没有“年三十”,这是怎么回事?近日,记者采访了我市民俗专家。
记者了解到,根据《洛阳市志·民俗志》记载,除夕为农历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也称岁除,有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的意义。除夕有贴春联、门神、“福”字的习俗。除夕是家人团聚、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刻,随着年夜钟声的敲响,人们迎来了新春。
“我国目前同时使用国际通用的公历(阳历)和中华民族传统的农历两种历法,二者一年的天数不同。”我市民俗专家刘百灵说,具体来说,在阳历中,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回归年,平年365天,闰年有366天。我国传统的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月约29.5天,12个月为354天或355天,比公历年少了11天左右。
刘百灵介绍,农历以“朔望月周期”来计算一个月的天数,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一个“朔望月”,把完全看不到月亮的一天称“朔日”,定为农历的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望日”,为农历的每月十五。
由于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并非一成不变,因此“朔望月周期”有长有短,农历的一年中就出现了大月30天、小月29天的分法。为了保证农历每月的初一必须是朔日,所以大小月的安排也不是固定的,还需要通过观测和科学推算加以确定。
“因为辛丑年农历腊月恰逢小月,只有29天,所以就没有‘大年三十’,腊月廿九便是除夕。”刘百灵说,这是正常的历法现象,并不影响我们过年。
此外,在农历中没有“大年三十”的情况,大致三到五年就会出现,有时甚至连续几年都会出现,下一个没有“大年三十”的春节在2025年。从2025年一直到2029年,连续5年都没有“大年三十”。(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余子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