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根在河洛,这是全球客家人的共识。
客家人根在河洛,这是全球客家人的共识。
客家人根在河洛,体现在各个方面。单就姓氏溯源来说,也能充分证明这一点。
中国姓氏 根在河洛
中国人的姓氏,最早形成于河洛地区。姓,首先出现在母系氏族社会,早期人们以母系氏族的图腾或地理环境为姓。氏,最初是按父系来区别血缘关系的标志。进入阶级社会后,贵族有氏,贫贱者只有姓和名而没有氏。
相传自伏羲氏开始“正姓氏,别婚姻”,形成最早的姓氏制度和婚姻制度。从伏羲到炎、黄二帝时期,中原各氏族部落形成了部落联盟。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部落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家庭私有制开始出现。最初的姓氏也从河洛地区向外延伸开来,形成了早期的姓氏。
尧、舜、禹时代,华夏民族的活动中心仍是河洛地区,姓氏得到广泛普及。西周时期有了分封制,中华姓氏又因封国、封邑、爵位、官职而大量增加。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贵族阶层更替较快,有许多贵族因为战争失败、国家被兼并等沦为奴隶。“氏”的价值已经消失,“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被统称为“姓”,一直延续至今。
自秦、汉以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强盛,并不断入侵甚至入主河洛地区,有的还在洛阳建都。为了稳定社会、加强统治,少数民族改用汉姓、汉名,中华姓氏作为多民族融合的产物,在河洛地区变得更加丰富。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就下令鲜卑族全部改姓汉姓,否则从重处罚。其他随迁的少数民族如高丽、匈奴等,也纷纷改用汉姓。当时在洛阳改姓的数量,史籍记载有300多个,《魏书·官氏志》单独列出的有114个,在当今120个大姓中有25个。
我国的姓氏十分丰富,历史上出现过的姓氏有2.2万多个,现在仍然使用的也有3500多个,其中排在前120位的姓氏人口总量接近12亿,占汉族人口总数的90%以上。在这120个姓氏中,产生于河洛地区或河洛文化圈的就有97个,占80.8%。另外,还有1737个姓氏起源于河洛文化圈内。因此,河洛地区(河洛文化圈)是中华姓氏的起源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就深深地蕴藏在河洛大地上。
五大姓氏 源起河洛
那么,起源于河洛地区的大姓有哪些呢?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中国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是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前十大姓人口都在2000万以上,总数占全国总人口的40%以上。这十大姓的主要源头都在河洛地区或河洛文化圈内。
李姓起源有两支:一是源于嬴姓,是皋陶(gāo yáo)的后代。皋陶是尧的大臣,任大理官。皋陶的后代世袭这一官职,并以官职作为姓。商代末年,其后裔理征因执法公正而得罪了纣王,被纣王杀害。理征的妻子带着幼子理利贞出逃,流落到伊侯之墟(洛阳伊水之滨),处境艰难时就摘李树上的果实充饥,得以活命。为了逃避追捕,也为了感激李树的救命之恩,他们就把理姓改为李姓,理利贞就成了李利贞。春秋时的老子李耳,是李利贞的第十一代孙。李姓的另一来源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鲜卑族将自己原来的叱李氏改为李姓。
王姓也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王姓有两大源头在洛阳:一是源于姬姓,黄帝后裔。周灵王的太子晋,又称王子晋、王子乔,在历史上被奉为“王氏始祖”。太子晋生于洛阳,后因治水问题被灵王以忤逆之罪废为庶人,但他仍然忧心国事,声名远播。其后人在洛阳任职,世称“王家”。后人遂以王为姓,尊太子晋为王氏,系王姓始祖。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都是他的后裔,这两支后来都发展成王姓的重要支派。今偃师缑山,相传就是太子晋升仙之处。王姓的第二个来源,是北魏孝文帝在洛阳推行汉化政策时民族融合的结果。
张姓历史悠久,分布很广,来源有两支,最主要的来源是姬姓。姬姓是黄帝之姓,黄帝的主要活动区域在河洛地区。史载黄帝有25个儿子,得其姓者有14个,夏、商、周三代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黄帝的第五子少昊也是古帝王之一。少昊有个儿子名挥,是弓箭的发明者。挥制作弓箭,使其部落增强了猎捕禽兽的能力。后来,他被任命为弓正,并被赐姓张。其部落后代都姓张。
刘姓可以说是帝王之姓,中国历史上共出了66位姓刘的帝王。刘姓在全国分布非常广泛,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源于祈姓。帝尧姓祈,后裔刘累是夏朝第十四代帝王孔甲的驯兽师,被封在刘地,并被赐以刘姓。据史书记载,今偃师缑氏镇南有刘累故城。后来的西汉高祖刘邦、东汉光武帝刘秀都是此支刘姓之后。二是源于姬姓。东周的分封制也是刘姓出现的又一主因。据《姓氏考略》记载,周顷王封王季之子到刘邑,建刘国,后裔以刘为姓。刘国故城也在今偃师一带。三是源于赐姓和少数民族改姓。北魏孝文帝曾下诏洛阳鲜卑族独孤氏改为刘姓。历史上在洛阳被赐姓的比较多见,而且刘邦称帝后实行和亲政策,许多少数民族先后移居中原,有不少人改为刘姓。
陈姓也源于河洛地区。史载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周朝,大封天下。他将舜的后人妫满封于陈地(今河南淮阳,在河洛文化圈内)。妫满去世后,谥号胡公,亦称胡公满。胡公满的支庶子孙以国名为姓,即为陈姓。陈姓的第二个来源,是北魏孝文帝在洛阳实行的汉化政策。据《魏书》记载,当年鲜卑贵族侯莫陈氏随孝文帝一起迁都洛阳,于公元496年遵诏把鲜卑复姓改为相近的汉族陈姓。
仅从以上五大姓氏的起源就可看出,中国多数姓氏有悠久的历史,且多形成于河洛文化圈内。
台湾宗亲 河洛寻根
与大陆隔海相望的台湾岛,早在夏商时期即属于九州中的扬州。后来历朝都曾派军或移民到台湾。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引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后来,郑成功率兵从金门出发进军台湾,与荷兰人展开激战,最终收复台湾,并在台湾设立了一府两县,命令军人和眷属到台湾各地垦荒,在南部和西部建成大批村镇,人口也不断增长。
清朝政府统治台湾期间,曾鼓励大陆居民前往垦荒,闽南沿海的客家人、闽南人大批来到台湾。到嘉庆年间,在台湾的汉族人口已经达到200万。勤劳的闽南人、客家人,用自己的劳动把台湾变成了“鱼米之乡”。
历史上迁入台湾的民众,大多数来自福建和广东,都称自己是“河洛人”或“河洛郎”。他们还保留着从河洛地区带到南方的文化传统,认为自己是从王者之里迁来的中原世胄,乡土观念和群体意识强,重视亲情、血缘关系,重视同宗同族的荣誉感和凝聚力等。
从台湾人的姓氏也可以看出客家人、闽南人与河洛地区的渊源。据专家考证,台湾的姓氏是从福建沿海迁入的,从现有的63个姓氏族谱资料中可知,他们的祖先在晋代末年或唐代从中原河洛腹地迁往闽粤,再从闽粤迁往台湾。这63个姓氏的人口占台湾人口总数的80%以上。
排在台湾姓氏前十名的,如黄、张、李、王、刘、杨等,祖先都来自中原地区。台湾有一句俗话“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福建则有“陈林满天下,黄郑排满山”的说法。台湾和福建的陈、林、黄、郑四大姓,祖先的最早居住地都在中原河洛地区。历史上“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导致中原八姓入闽(陈、林、黄、郑、何、胡、詹、丘),其中就包括这四大姓;唐代“安史之乱”后,中原人相继进入闽粤沿海等地避难,其中也包括这四大姓。
现在台湾的许多姓氏都有自己的家谱,并且成立了宗亲会,他们都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每年都会来大陆寻根祭祖,而河洛地区是他们寻祭的重要目的地。
“请问客从何处来,中原河洛是吾家。”姓氏溯源,根在河洛。游子常望乡,乡愁在洛阳。(徐礼军 赵新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