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比病毒更让人惴惴不安的是各类谣言的滋生传播。
连日来,比病毒更让人惴惴不安的是各类谣言的滋生传播。从“网传香油滴鼻子可防新型冠状病毒”到“政府将安排飞机喷洒消毒药水”,从“洛阳某医院一疑似新型肺炎患者乘出租车逃离”到“洛阳市区出租车停运”,形形色色的谣言装扮成“有鼻子有眼的真相”,尽管有关部门及时予以辟谣,但还是挑动着人们本就紧张的神经,扰乱了抗击疫情的公共秩序。
谣言又何止于此?吸烟能防病毒感染、喝板蓝根和熏醋可以预防肺炎……这段时间,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这些捕风捉影、以讹传讹的谣言,误导了公众,传递了恐慌。更令人担忧的是,有的人缺乏辨别力,轻信那些治疗的“偏方”和所谓的“真相”,并“善意”地转发给亲朋好友,造成谣言大面积“叠加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为防控疫情带来了负面影响,对正当渠道、权威信息的发布形成了阻塞。
有人说,面对来势汹汹的生命威胁,恐慌是人们正常的“应激性反应”。诚然,对疫情有恐慌、对病毒有害怕、对平安有牵挂,这都是人之常情,但必须警觉的是,谣言是更可怕的病毒,传谣是更危险的扩散。尤其是在人人手握“麦克风”的当下,每个人都是一个传播节点,如果不分真假、不辨对错,对各类信息未经思考就“随手转发”,那就有可能在“有意无意”中成为“假善意”的“放大器”和“伪科学”的“二传手”,最终恐吓的是我们自己,中伤的也必是我们自己。
27日,中共洛阳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依规坚决打击网络谣言的通告,指出在当前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形势下,有个别网民在微信、微博、QQ、论坛等互联网平台发布和转发网络谣言和不实信息,对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带来不良影响,号召公众仔细甄别、科学研判,对未经证实的消息不发布、不转发、不评论,自觉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秩序。
防控“病毒”需要抵抗力,应对“谣言”也要增强免疫力。眼下,全国疫情发布机制越发完善,我市相关机构及权威媒体也在及时发布、报道疫情动态。全社会战“疫”面前,每个人都应多一些定力,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客观地认识疫情、科学地预防疫情,让谣言的生存空间少些、再少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汇聚更多正能量。(郭旭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