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月1日,《洛阳日报》复刊。就在这一年的2月,一个充满春天气息的名字伴随着春风,通过《洛阳日报》为全国人民所熟知,进而在改革开放的大舞台上掀起了一场向劳动模范学习的热潮。这个名字叫赵春娥。
赵春娥唯一工作照 孙德侠 摄
1981年1月1日,《洛阳日报》复刊。就在这一年的2月,一个充满春天气息的名字伴随着春风,通过《洛阳日报》为全国人民所熟知,进而在改革开放的大舞台上掀起了一场向劳动模范学习的热潮。这个名字叫赵春娥。
虽然对“80后”和“90后”来说,她的名字显得有些陌生,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她的事迹和精神通过《洛阳日报》,已经固化为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1 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
翻开泛黄发脆的报纸,1981年2月21日的《洛阳日报》2版上有一篇挂着“为四化多作贡献”栏花的人物通讯,这就是首次将赵春娥事迹介绍给广大洛阳市民的《“为人民服务一辈子”——记市劳动模范、老集煤场现场工赵春娥》一文。从此,赵春娥的故事不再是大家所熟知的“1935年出生,1966年初进入老集煤厂成为工人,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等只言片语。
历史就在一个个铅字中渐渐清晰起来:
赵春娥参加工作20多年,一直埋头苦干。1978年春,她已经是现场工。煤场一年购进18000多吨煤,绝大部分靠她验收,每年销售3000多吨碎煤,煤堆现场全靠她整理打扫。她每天天明进场,摸黑回家,节假日也很少休息。
她身患肝炎、胃溃疡等多种慢性病,医生给她开了病假条,她却一声不响地照常上班。
1977年11月,她胃病发作引起胃出血,医生让她住院治疗。她人在医院,心在煤场,住了6天院,偷偷跑回煤场三四次。
她从不把自己的病放在心上,但对他人有着一颗火热的心。煤场托儿所的热水瓶坏了,孩子们喝水不方便,她用自己的钱买了个热水瓶。她加班加点从来不要加班工资,煤场给她发过两次加班工资,一次她买了个气筒,放在煤场大家用;另一次把20元加班费给了被小偷偷了钱的同事。
同志们说她心眼儿好,她说:“我要向雷锋学习,为人民服务一辈子。”
通过《洛阳日报》细致入微的讲述,洛阳人知道了在老集煤场有一位不顾自身全力奉献的平凡女工——赵春娥。
2 为赵春娥拍下唯一工作照
赵春娥的事迹能在《洛阳日报》复刊仅一个多月后就发表并引起轰动,与《洛阳日报》记者们深入基层“抓活鱼”密不可分:1980年年底,《洛阳日报》复刊筹备期间,本报记者张拴就深入老集煤厂,与赵春娥面对面,详细了解她的事迹,这是赵春娥第一次接受记者采访。随后就有了感动众多读者的通讯《“为人民服务一辈子”》。
后来,本报记者孙德侠还深入老集煤厂,为赵春娥拍摄工作照,这也成为赵春娥生前留下的唯一一张工作照。
1982年4月20日,由于积劳成疾,赵春娥的肝硬化、肝腹水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
一大早,她照例拖着病体来到煤场,打扫好院内的卫生,擦了7个窗户的玻璃。突然,她开始吐血。被送到医院后,赵春娥吐血不止,最后时刻,她对身边的人说:“我死后,不要给组织添麻烦,把我的骨灰撒在煤堆上,让我看煤。”
次日凌晨,赵春娥去世,年仅47岁,她的双手双脚,沾着煤灰。
本报记者何斌恒怀着对一个劳模的敬佩和对其英年早逝的惋惜,经过深入采访,和通讯员韩大明等人写下了长篇通讯《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记省劳动模范、老集煤场工人赵春娥》,发表在1982年5月19日的《洛阳日报》上。这是赵春娥去世后第一篇报道其事迹的文章,在全市引起极大反响。
随后,报纸又连续发表了多篇社论,如《学习赵春娥一定要见行动》《拨亮心上“灯”人人学先进》等,还在当年7月16日1版上刊发中共洛阳市委文件《学习赵春娥,把精神力量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号召全市人民向赵春娥学习。
3 榜样精神长存 激励几代人
《洛阳日报》独家推出关于赵春娥事迹的报道后,《工人日报》《河南日报》等纷纷跟进刊发赵春娥事迹,同时配发社论、评论员文章。
1982年8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点出赵春娥已经成为榜样:“时代需要赵春娥这样的人!时代呼唤赵春娥这样的人!”
由《洛阳日报》发现并重磅推出的榜样赵春娥走向全国:当年,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作出《在全省开展向模范共产党员、省劳动模范赵春娥同志学习的决定》。1983年,国务院追授赵春娥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号召全国人民向她学习,当年2月21日,《洛阳日报》一版刊发消息《国务院作出决定授予赵春娥、罗健夫、蒋筑英全国劳模称号》。
1996年春,在由文化部、全国总工会等12家单位组织的第二届“中国雷锋”评选活动中,赵春娥同孔繁森、蒋筑英、安珂、邓稼先、林巧稚、张志新、吕玉兰等共10人一起入选。此称号为终身荣誉,其事迹将作永久展示。他们的精神将同雷锋的精神一样,永照人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作为时代的精神符号,忘我奉献的赵春娥时至今日依然值得每一名洛阳人学习。(洛阳日报记者 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