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月,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确定洛阳为国家重点工业建设城市。党中央和河南省委决定,动员全国、全省的人力物力打一场建设大战:从1954年起,除了援建的苏联专家,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留学归国人才、熟练技工、军人等各类人才也纷至沓来,在洛阳这片热土上,战骄阳、斗风雪,绘就了一幅“八方风雨会中州,千军万马战洛阳”的壮丽画卷。到1957年年底,洛阳的城市人口已由新中国成立时的6万余人猛增至52.9万人,成为当时仅次于上海、广州、北京、武汉的大城市。
20世纪50年代的洛阳矿山机器厂办公楼 记者 鲁博 整理
核心提示
1954年1月,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确定洛阳为国家重点工业建设城市。党中央和河南省委决定,动员全国、全省的人力物力打一场建设大战:从1954年起,除了援建的苏联专家,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留学归国人才、熟练技工、军人等各类人才也纷至沓来,在洛阳这片热土上,战骄阳、斗风雪,绘就了一幅“八方风雨会中州,千军万马战洛阳”的壮丽画卷。到1957年年底,洛阳的城市人口已由新中国成立时的6万余人猛增至52.9万人,成为当时仅次于上海、广州、北京、武汉的大城市。
1 千军万马援建洛阳
“一五”时期,洛阳的建设与发展,是党和国家大力支持的结果。除了政策和真金白银等各方面的扶持,重点项目建设所需的各类人才也均为国家调配。
当时,各地人才像支援前线一样支援洛阳工业建设。据《一拖厂志》记载,全国14个省份的“140多个厂矿给一拖培训干部工人”。“一五”期间,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矿山机器厂、轴承厂3个大型国有企业选址洛阳后,作为配套建设项目,国家又确定在洛投资兴建热电厂和水泥厂。随后,铜加工厂、棉纺织厂、耐火材料厂、玻璃厂和柴油机厂(代号国营第407厂)相继落户洛阳。这“十大厂矿”,构成了早期洛阳工业的主体框架,奠定了洛阳在全国工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工业基地建设,促成了大量人才集聚、八方援建洛阳的盛况。
10日,87岁的闵应超向记者展示了一份落款为“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政府”的通知书,讲述了当年他从上海到洛阳援建的故事。
1956年7月17日,经过组织的选拔和一年多的技术培训,闵应超告别妻子,乘坐火车从上海出发,颠簸了27个小时来到洛阳。他被安排到刚建成的洛阳轴承厂工具车间,担任车工组组长。
“当时一列车厢里,同行来洛阳援建的有50多人,大家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闵应超说,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当时洛阳的荒凉仍旧令他“大失所望”。最终,闵应超还是决定留下来,他说:“作为一名党员,决定的事儿,就不能后悔!”
有资料显示,1953年,洛阳城市人口有11万人。到相关重点项目投产的1959年,市区非农业人口已达到34.96万人,其中产业工人达到9.37万人。1962年,产业工人达到12.06万人。产业工人、技术人才成为当时洛阳最有影响力、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群体。
2 从才聚洛阳到洛阳育才
大批人才的集聚、发展,加速了洛阳全方位的发展,一拖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人才,使得当时的洛阳成为全国各类工业人才培育的摇篮之一。
“一五”时期,虽然国家向洛阳调配了很多干部和技术人员,但还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工厂的建设、生产和管理经营需要。为此,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提高在洛干部工人的素质。
有资料显示,当时援建的干部和技术人员到达洛阳后,多数被送到苏联或沿海发达地区学习培训。以一拖为例,该企业共选拔2323名干部到国外及国内相关企业进行实习,到1959年一拖建成验收时,已培训技术工人4910人,培训工人9707人。洛阳铜加工厂等企业也要求留厂筹建的职工、技术人员边工作边按不同文化程度进行分班学习,同时还开办了技工学校。“这样,在建设的全过程中,工厂实际上就成了一所具有相当规模的培养人才的大学校”。
因为各企业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和培训,所以投产后能迅速生产出合格产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除了引进各地人才,当时洛阳的“十大厂矿”陆续投产后,也陆续向全国各地培养、输送了大批基层管理和技术人才。
有资料显示,从1957年至1985年,一拖共输送3574名干部支持国家机关和各地事业单位建设,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17名;为支援各地建设输送了1.11万名工人,为全国大专院校培养实习生2.34万名,为各类厂矿培训职工5755人。1958年,洛阳轴承厂为19个省市的54个厂矿机关、学校培训各类人员1199名;1959年又为7省22家厂矿培训人员584名。
可以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洛阳成为当时工业落后、人才奇缺的中西部地区的人才摇篮,为当时乃至此后中西部的开发积累了充足的经验,培育和输送了大量人才。
3 八方英才铸就洛阳精神“底色”
时代铸就了洛阳的辉煌,八方英才的智慧与汗水,更是铸就了洛阳这座城市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等一系列精神“底色”。
今天,位于中信重工的焦裕禄事迹展览馆,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瞻仰焦裕禄同志先进事迹的基地。
1953年6月,焦裕禄同志从共青团郑州市委第二书记的岗位上,被抽调到洛阳矿山机器厂筹建处。从那时至1962年6月,焦裕禄同志一直在洛阳矿山机器厂工作,并先后担任生产科长、车间主任。正是这9年的洛矿生涯,孕育、养成了焦裕禄精神。
当年的矿山机器厂厂址,一片荒芜,“电灯不明,马路不平”。面对这种荒凉,焦裕禄劝慰工友:“我们是干什么来了?我们是建设大工厂来了。我们厂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工程,我们就得有一份担当!”
提到当年的艰苦,闵应超至今难忘。
1960年至1962年自然灾害严重,由于口粮不足、营养不够,闵应超患上了肝炎。每次看病医生都给他开假条,叮嘱他休息,可闵应超总是吃了药就直接上岗,假条一次也没用过。“我是组长,不能因为我耽误生产,丢掉了先进集体的荣誉。”闵应超说,直到1963年,他被厂领导“强制”送往洛阳龙门干部疗养院时,他积攒的假条已有近30张。
闵应超所在的车工小组有14个人,虽然大家分别来自上海、哈尔滨、长春等地,但大家都以厂为家,工作起来都是轻伤不下火线,每个人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就是工人的天职。我们当时都是‘勒紧裤腰带拼命干’,因为肚子饿嘛!”闵应超笑着说。
凭着突出贡献和优秀表现,1958年,闵应超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
当年,许多干部、工人满怀建设社会主义的理想、建功立业的热情与责任心来到洛阳。正是有了八方英才不畏艰难、团结勤奋、苦干实干、严谨求实的精神沉淀,才有了洛阳今天的成就。(洛阳日报记者 李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