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年前的解放洛阳战役中,安廷兰所在的中原野战军4纵担任强攻西门的任务,而他任连长的10旅28团2营5连,作为突击连执行冲锋任务。这支队伍也就是后来为大家所熟知的“洛阳英雄连”。
安廷兰(图片由洛阳市烈士陵园提供)
在70年前的解放洛阳战役中,安廷兰所在的中原野战军4纵担任强攻西门的任务,而他任连长的10旅28团2营5连,作为突击连执行冲锋任务。这支队伍也就是后来为大家所熟知的“洛阳英雄连”。
西门是当时敌人城垣防守的一个重点,在西门外,有一道被称为瓮城的城墙,并隔着10米左右宽的外墙,在城门前唯一可做通道的木土桥上,还布满了拒马、铁丝网等障碍物。攻打西门,在当时看来,无异于要啃下一块“硬骨头”,为鼓舞士气,安廷兰带领的5连喊出了“攻进洛阳城,活捉邱行湘”的口号。
扫清障碍
勇士们前赴后继扫除障碍
这场战事结束多年以后,安廷兰口头回忆了攻打西门的经过,这部分材料被某部队荣誉室典藏,那场战役到底如何激烈,让我们追寻着他的回忆,一起去当时的现场看一看。
安廷兰回忆,1948年3月12日中午,天下着小雨,攻打西门的战斗正式打响。针对西门工事坚固复杂、火力配备密如蛛网的特点,他把5连分为三个排并具体分配了任务:一排为预备队,二排扫除障碍,三排为突击排,他带领三排执行任务。
“敌人的工事和火力配备都比较强,但由于我们的火力组织得严密,敌人的正面火力点均被我火力压制,但仍有侧射火力和暗火力无法封锁。”安廷兰回忆,当时他命令二排的四班搬拒马,五班炸城墙,六班机动。在他眼前,四班一组的战士拉开了第一道拒马,但都牺牲了,第二组接着冲上去,拉开了第二道拒马,又牺牲了两名战士。记得有个叫李西凯的战士负了伤,仍旧带伤爬到第三道拒马前协助拉开了第三道拒马。终于,障碍被扫除了,但四班的战士都牺牲了。
突破防御
“冲!”英雄战士冲过城墙长桥
根据由市委党史研究室和市民政局编著的《解放洛阳》一书的记载,在第三道拒马被拉开的同时,爆破组的战士抱着炸药包冲过了长桥,连续把两包各30公斤重的炸药放在外城墙被炮弹轰开的小缺口上,只听两声巨响,大地震动。就在此刻,站在冲锋出发阵地的安廷兰猛然举起手枪,大喊一声:“冲!”勇士们从墙洞中一跃而起,不料瓮城右侧敌人暗堡里隐蔽的一挺重机枪突然吼了起来,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便从倒下的战友身上跳过去,奋不顾身向城墙缺口冲去。
此时,五连的英雄战士大多冲过了长桥,敌人又一处隐蔽的重机枪再次向我们的战士疯狂扫射起来。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二排排长李志华带领4名战士抱着炸药包顺着瓮城左侧插去,敌人的暗堡垮了,他们用自己的牺牲为后续部队扫清了最后的障碍。每每回忆到这里,安廷兰都表示“忘不了那些牺牲的战友”。
战斗胜利
“洛阳英雄连”诞生了
战斗仍在继续,作为突击排排长的安廷兰向敌人投了一颗手榴弹。这时,敌人从南面冲了上来,他们很快打退了敌人的冲击。有个小战士此时发现了一个地洞,就向里面喊话:“如不出来投降就往下投手榴弹了!”里面的二三十个敌人一听,就乖乖投降了。把俘虏交给后续部队后,安廷兰带领三排继续向城内挺进,他发现有个敌人从城墙根的地道跑进了城,他就让大家都从地道跟进。洛阳市烈士陵园的资料显示,在几名战士钻进地洞、进而摸进城里占领城门两侧地堡之后,敌人被迫缴了械。同时,安廷兰带领十几名战士爬上了城墙垛,抓了一批俘虏,并乘胜前进,占领了西门城楼。
3月12日下午2点,西城门打开了,后续部队很快进了西门,展开了逐街逐屋的争夺战。
这场战斗,安廷兰所带领的5连,由战斗前的全连120多人打到仅剩19人,其中9人是轻伤员。战后,5连被中原野战军授予“洛阳英雄连”称号,安廷兰个人被授予特等功。(洛阳晚报记者 王若馨 通讯员 常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