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洛阳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激荡着青春的热血,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开出的拖拉机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八方英才洒下汗水,推动古都建设的车轮滚滚向前。
1958年,中国第一台拖拉机诞生 记者 鲁博 整理 |
核心提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洛阳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激荡着青春的热血,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开出的拖拉机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八方英才洒下汗水,推动古都建设的车轮滚滚向前。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心着洛阳建设,焦裕禄等时代楷模推动着洛阳发展……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洛阳百业俱兴,迈出了蓬勃发展的坚实步伐。
1 人民政权在前进中建立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更名为洛阳市人民政府。1949年12月1日是洛阳市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洛阳市人民政府印章于当天启用。1950年2月,洛阳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选举成立洛阳市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齐文川为主席。
1949年12月至1955年9月,新生的人民政权领导全市人民集中力量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1950年8月,洛阳市在制止市区私营工商业主非法解雇工人现象的基础上,在城市工商业中推行民主改革,废除各行业存在的封建把头制度。派出大批工作组深入农村指导土改,到1951年年初,郊区土改基本结束,农民共分得土地38420亩,粮食71583斤,房子377间,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地主土地制度被废除,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到1952年年底,郊区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2777万公斤猛增到4835万公斤,增长74.1%。
在此期间,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洛阳市于1954年4月升为省辖市,市政府机关驻地设在老城民主街。区级机构也发生了3次较大变化:一是1950年5月成立了洛阳市郊区区公所,管辖塔湾、马坡、北窑、岳家村、西小屯、下池等6个乡和西工镇;二是1951年11月改4个区公所为4个区人民政府;三是1954年接管洛阳县第四区(谷水区)并于1955年7月成立涧西区。
此后,调整仍在继续。1955年9月27日,洛阳市人民政府更名为洛阳市人民委员会。在洛阳县撤销后,洛阳市人民委员会于1956年调整了市区行政区划:在合并一区、二区基础上建立老城区人民委员会;将原郊区管辖的西工镇升格为西工区,建立西工区人民委员会;将新划入市区的辛店、龙门等地划归郊区,建立洛阳市郊区人民委员会。1957年11月,瀍河回族区成立。至此,洛阳市人民委员会下辖5个县级政权,即老城区人民委员会、西工区人民委员会、涧西区人民委员会、郊区人民委员会、瀍河回族区人民委员会。
2 农工商业迈进社会主义大门
此时期最突出的历史事件,是洛阳市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先后迈进了社会主义的大门。
1953年11月16日,我市通过了《关于执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决议》。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十分迅猛:到1955年年底,市郊3591个农业互助组全部转入了初级农业合作社,初级社的个数由1954年年底的164个迅猛发展到836个,入社户数达32855户;到1956年3月,836个初级农业合作社合并发展为100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入社户数跃升至38659户,占总农户数的93.45%。
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同步进行的,是市贸易公司扩大了对私营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收购,国家控制了粮、棉、油等主要轻工业原料,切断了城乡资本主义联系,大批私营企业转为国营批发机构。至1954年年底,国营和合作社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达到76%。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一些“大牌”资本主义企业相继实行公私合营。
1953年,洛阳药业工会主席牛星光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倡议扩大1931年成立的洛阳制药业公共制药研究所,得到药界多数人士的支持。四知堂、李占标元记等店20人集资1.36万元,在研究所的基础上合并了仪大器材行,建立制药厂,定名民生制药厂。1956年1月,民生制药厂被批准实行公私合营,牛星光任副厂长,全厂资金3.1万元,是洛阳大企业之一,与民生制药厂同时期实行公私合营的企业还有合盛栈食品厂、真不同饭店等。
1956年1月20日,剧院业被批准公私合营,这标志着全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当月23日,各界群众2万余人在洛阳市人民体育场召开大会,举行盛大游行,庆祝洛阳市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洛阳市完成了伟大的历史转变。
3 百业俱兴开启洛阳发展新篇章
在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的同时,洛阳市各行各业蓬勃进步,奠定了长足发展的基础。
虽已退休多年,今年86岁的洛龙区关林街道办事处险峰社区居民王乐德老人回想起自己在今老城区营林街附近的中学读书的日子,依然感慨:“1950年秋天,我从老家诸葛镇出发去上学。一路上,路是土路,路边的砖墙中间还夹杂着不少土坯墙,跟那时候相比,洛阳的变化称得上是翻天覆地!”
王乐德的话没错。洛阳解放时,城市街道狭小,到处是又低又矮的小瓦房和长条形四合院,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称,之所以能“翻天覆地”,还要归功于清晰的城市建设蓝图和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1954年,市委、市政府积极协同国家建设部门制订了第一次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和近期详细规划方案。1956年,在国家决定在洛阳市建设联合纺织印染总厂和玻璃厂后,市人民委员会又组织人员编制了涧河以东地区(西工区)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蓝图愈加清晰。
从1954年至1966年,洛阳市在城市基本建设方面先后投入13306万元的建设资金,建成市区面积48平方公里,形成东起东花坛、西到谷水、南依洛水、北靠邙山,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3公里的带形城市框架;新建洛河、涧河、瀍河、伊河大桥7座,形成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络;新建自来水公司1家,日供水量达50万吨;新铺地下水管道160公里,基本满足市区的供水排水需求;截至1966年年底,新建王城公园、牡丹公园、西苑公园等公园,种植各种树木200多万株,在市区形成道路、河渠、公园、庭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为方便涧西职工到老城购买物品,市政府购买公共汽车7辆,于1955年年初正式开通了涧西到老城的公共汽车线路。
教育、文化事业也得到大发展:至1965年,市区拥有各类学校240所,在校学生总数为140894人,分别是1954年的1.2倍和1.8倍。
崭新的洛阳,在无数建设者的辛勤劳动中蓬勃发展……(洛阳日报记者 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