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洛阳解放70周年。回首70年前的那段硝烟岁月,一个光荣的英雄集体至今仍常被提起——“洛阳营”。
张明(记者翻拍)
今年是洛阳解放70周年。回首70年前的那段硝烟岁月,一个光荣的英雄集体至今仍常被提起——“洛阳营”。
“洛阳营”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第8师第23团第1营,当时该营的营长叫张明,在1948年的洛阳战役中,张明率该营担负突破洛阳东门的任务。在激烈的战斗中,张明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旧坚持不下火线,连续组织爆破和突击,最终击退了敌军的反扑。战后,该营被授予“洛阳营”荣誉称号。
鼓舞军心
面对敌军挑衅,我方神枪手用一颗子弹这样“回答”
1948年3月,华东野战军陈唐兵团和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谢兵团,协同发起洛阳战役,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攻克被国民党自诩为“金城汤池”的中原战略重镇——洛阳。
说起这场战役,不得不提的是当时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第8师第23团第1营的表现,这支队伍也就是后来为大家所熟知的“洛阳营”。
遗憾的是,时任该营营长的张明已于2001年去世,不过,他在1982年详细回忆了这场战役,并把当时的情况写成一篇名为《突破洛阳东门纪实》的文章发表在1982年8月11日的《洛阳日报》上,让我们得以通过他的回忆“看到”当时的战斗情形。
张明回忆,在接到上级的命令后,他带领营队于1948年3月10日拂晓前横渡洛河,进占东关。随后,他在东关前沿的一座民楼上观察东门地形及敌军防御工事,也正是在这时,他们受到了敌军的“挑衅”。“土八路,你们打吧!过去,日本人攻了15天都没有攻下来,现在我们的工事更坚固了,谅你们三个月也打不开,插翅也飞不进来……”当时东门北侧的城墙垛口中,伸出了一个敌军的脑袋,拿着喇叭筒冲他们叫嚣着。
杜兰学是当时张明手下最出色的神枪手,他能打到跑着的兔子、飞着的鸟,张明对杜兰学说:“小杜,你就教训下这个坏蛋吧。”
叭的一声,叫嚣声戛然而止,杜兰学给出了我军对敌军的“回答”。后来,张明从俘虏口中得知,这颗子弹正好自喇叭口中射中了敌人。
英雄壮举
人在阵地在,重伤不下火线
1948年3月11日晚,张明率营队开始向敌军发起总攻。
东门是国民党青年军第206师守备的重点之一,工事坚固复杂。在东门外有铁丝网、拒马等多层障碍和暗堡,城门全被堵塞,城墙上枪眼密布。
张明回忆,总攻开始时骤然间下雨了,当时的天特别黑,敌人疯狂地向我军阵地打炮,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正当他通过电话向团指挥汇报情况时,两发炮弹在我军的观察所里爆炸了。当时,张明左臂的伤口尚未愈合,脊背上再受重创。看到营长受伤,同志们纷纷迎上来问:“营长,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为稳定军心,张明忍痛强装镇定地坐了下来:“没有什么,快把重伤员架下去包扎。”他则继续组织爆破和突击,坚持指挥战斗。
敌人为挽救行将覆灭的命运,开始了疯狂反扑,几乎集中了全城所有炮兵向我军东门阵地轰击。张明带领同志们守住了阵地,在他眼前,守卫城楼的英雄沙培琛三次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机枪手倒下了,沙培琛亲自端起机枪扫射;第一个冲进城门的突击班班长张云贤,两次负重伤却仍在坚持,牺牲前仍鼓励战友继续战斗……
张明回忆,当时他们第1营的口号就是:人在,阵地在!剩一个人也要坚持到最后胜利!
当看到大批后援部队冒着敌人弹如雨发的炮火,潮水般地涌进城门时,张明知道,他的任务完成了,“我的眼眶里冒出了胜利的泪花”。他们击退了国民党守军的疯狂反扑,为后续部队开辟了道路。
战后,华东野战军特授予该营“洛阳营”荣誉称号。张明本人被授予华东二级人民英雄和华东甲级战斗英雄称号。(洛阳晚报记者 王若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