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孟津县送庄镇东山头村敬老院里,孤寡老人张润苗在得知他捐献遗体的心愿有望实现时,握住《洛阳晚报》记者的手久久不放:“我走时候能心安了啊!谢谢你们!”
老朋友李献通帮张润苗(右)穿衣服
张润苗老人望着窗外
近日,在孟津县送庄镇东山头村敬老院里,孤寡老人张润苗在得知他捐献遗体的心愿有望实现时,握住《洛阳晚报》记者的手久久不放:“我走时候能心安了啊!谢谢你们!”
张润苗老人今年71岁,家住东山头村,一直在当地生活。前不久,在朋友们的见证下,老人立下口头“遗嘱”,决定捐献遗体,并请记者帮忙代办。
1 想过多种告别世界的方式,自感捐献遗体最实际
见到张润苗之前,《洛阳晚报》记者通过他的朋友李献通得知了此事。第一次通话时,电话那头的张润苗几度哽咽,反复说:“你们一定要早点来啊!”
日前,记者在李献通的陪伴下来到孟津县送庄镇敬老院时,张润苗已端坐在床边等着我们,他的身旁堆放着一摞与遗体捐献有关的书籍,其中一些文字还被他做了标注。
“最近,我感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心里这事儿要是不了却,我就一天觉得不安生。”张润苗有些费力地拿出准备好的捐献材料,因为两次脑梗发作后,他的手臂活动能力大不如从前,连站立都困难。
“照片、身份证我早就准备好了,还准备了一些个人资料,缺啥我再准备。”张润苗一字一句地说,显得很费力,语速也很慢。李献通小声告诉我们:“他平日说话比较模糊,今天这么说话,是想让你们能听得更清楚。”
“今天你们来了,我的心愿有望了却,我感觉踏实多了,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说完这句话,张润苗向我们讲起这一心愿的由来。
他说,此前,他想过多种告别这个世界的感念方式,最后觉得捐献遗体最实际,自己也能做好。
2 暮年仍能安稳生活,他很知足也常怀感恩之心
“他当过村干部,因好读书,还被请去当了5年乡村语文教师,一辈子没出过农村。若不是那场病,现在还生活在东山头村家里。”张润苗的朋友崔万凯说,张润苗的父母早逝,他早年与妻子离婚后,几十年来一直孤身一人,现在靠每月百元左右的补助金过活。为了治病,张润苗的积蓄早已花完,日子过得很清苦。
一些朋友很同情张润苗,为他叹息,他却挺乐观。“这些都是别人看望我时送来的。我身体这般状况,暮年还能有稳定生活,离不开遇到的好人、政府部门对我的帮助、照顾。”张润苗指着桌上两台电风扇说,人应该知足,要常怀感恩之心。
张润苗觉得,虽然自己日子过得很紧张,可身边的人对他都不错,尤其是2015年,他因病身体状况很差,身边的朋友、村民放心不下,跑前跑后办手续,让他住进了敬老院,吃住有了着落,还有人照顾。
在敬老院里,张润苗从未觉得孤单,因为朋友黄庆协、黄书生、崔万凯等人经常来看望他,不仅给他送吃的、用的,还承包了他衣物的换洗等活儿。
3 老人希望走时更有尊严,让人记住他做了有意义的事
2010年前后,张润苗在村卫生院看报时第一次关注“遗体捐赠”这个词,文中提到的“目前我国遗体捐赠数量与所需资源严重不成正比”触动了他的心。
回家后,张润苗开始有意识地收集这方面的书籍,了解到捐献器官、遗体不仅能延续更多的生命,还能为国家医学事业的点滴进步做出贡献。
2013年,张润苗在市区住院期间,委托朋友领到了一张河南省公民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提交申请。此后,他感到身体大不如从前,只能依靠轮椅行走,但从没忘记过找熟悉的人“帮忙打听如何捐献遗体”,仅手写的委托人的电话号码就存了满满一纸盒。
今年6月,张润苗的病再度复发,多亏敬老院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把他送到医院,他才得到了救治。“醒来那一刻,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可能快不行了,遗体捐赠手续还没办成……’”李献通说,自己不忍心看到老朋友有一天抱憾离去,就赶紧联系了《洛阳晚报》。张润苗决定捐献遗体,希望走时能更有尊严,也希望有人记住他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4 记者担负起老人重托,他的心愿有望实现
在接受采访时,张润苗从一个破纸盒的底层翻出一张今年3月29日的《洛阳晚报》,当天B02版刊发了报道《如果能为医学研究做点儿贡献那将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它讲述了涧西区一位86岁老人申请捐献遗体成功的事情。只见字里行间,都被张润苗用圆珠笔勾勾画画出了不少地方。
“得知我想求助晚报,黄书生特意找到这张报纸给我送来。”张润苗说。
为了证明自己的决心,张润苗在朋友们见证下,郑重地说道:“我孤单生活了大半辈子,膝下无儿无女,日子虽然清苦,可难时总会遇到好人扶一把……几十年来,我心里一直觉得亏欠,想在离世前能以一种方式表达感念,也好走得心安些。我死后要捐献遗体,希望记者朋友帮忙代办这件事,也算了却身后事。”
随后,经联系、奔波,记者从市红十字会领取了两份儿河南省公民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由张润苗老人及相关责任人填写完成后,记者又将其带回来送到市红十字会。
目前,张润苗的申请材料已被市红十字会接收,然后被邮寄至郑州大学红十字会志愿捐献遗体接受中心进行确认登记,只待收到申请成功的回复。
当张润苗老人第一时间得知这一消息时,他握住记者的手久久不放,眼里闪烁着泪花:“我走时候能心安了啊!谢谢你们!”
在本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开展的2017“最美家乡人”评选活动中,只要具备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见义勇为、善良温暖、坚强贤惠、责任担当、文明现代的美德和品质,只要是能温暖到您的凡人善举,都欢迎联系我们。
征集结束后,本报将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对所有候选案例进行公开评选,获得票数最多的10个案例,授予洛阳“最美家乡人”称号及正能量奖金2000元;随后本报还将从中挑选突出案例,参与全国评选,获得全国十大“最美家乡人”称号者,可获得正能量奖金1万元。
本报征集热线为0379-66778866,邮箱:lyzmjxr@163.com;同时您还可以通过本报官方微博、微信或“天天正能量”官方微信关注活动情况,与我们互动。(洛阳晚报记者 刘心/文 张怡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