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临近中午,新安县五头镇舜王社区农民王宗干还在牡丹地里忙碌。“这块地该锄草啦,明天得赶紧组织人来。”说着,他顺手拔起几棵杂草。自从去年当上了这300亩油用牡丹的“管家”,他的干劲儿比以前更足了。
王宗干拔掉牡丹地里的杂草
6日,临近中午,新安县五头镇舜王社区农民王宗干还在牡丹地里忙碌。“这块地该锄草啦,明天得赶紧组织人来。”说着,他顺手拔起几棵杂草。自从去年当上了这300亩油用牡丹的“管家”,他的干劲儿比以前更足了。
6年前,突遭不幸陷入贫困
离牡丹地不远,就是王宗干的家,这是一个干净的农家小院。
“这个院子是儿子结婚时盖的,快10年了。”王宗干说,那时他还不到50岁,在市里的建筑工地开打桩机,儿子跟着他打工,俩人的工资加起来,每月将近七八千元,家里的四五亩地也被老伴儿和儿媳妇打理得井井有条,“当时,村里不少人羡慕俺家”。
可是,6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这个幸福之家。2011年6月27日,王宗干的儿子到银川打工,从此杳无音信。为了找他,王宗干停了工作,奔赴多地,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却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1年前,家门口找到挣钱机会
“要是没出事,俺可不戴这‘贫困帽’。”王宗干说,这几年,老伴儿身体垮了,儿媳妇也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王宗干再也不能外出打工,他用心经营家里的四五亩地,艰难地养活一家人。
不过,从去年开始,舜王社区万亩油用牡丹种植项目落地,王宗干受邀做了牡丹“管家”,负责300亩油用牡丹的管护工作,每个月固定工资是1500元。此外,他家有4亩地也流转给了该项目,每亩地每年可以拿到400元左右的租金。
“这两道沟、一道岭,都归我管,活儿可不少嘞!”站在田垄上,王宗干介绍,他每天都要到地里巡视,观察牡丹苗的变化、需求,活儿少了自己动手,活儿多了就联系大家,记工、分工,就像个“管家”。
看未来,他对脱贫有信心
今年4月,王宗干照看的牡丹开出了第一批花,虽然不多,但看着山坡上星星点点的粉色、白色花朵,他还是觉得挺骄傲。
除了在牡丹地里干活儿,王宗干还尝试着养鸡,他已经买回了铁丝网,打算在院子东边给100多只小鸡围个鸡圈。“再过几个月,这些小鸡就能下蛋了,希望到时候鸡蛋的价格能涨一点儿。”王宗干说,慢慢来,日子总会好起来,脱贫指日可待。
相关链接
舜王社区万亩油用牡丹种植项目,为前来种植牡丹的大户提供种苗、除草、施肥、采摘等全程管家式服务。这些服务,为当地的贫困户制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记者了解到,农民在牡丹地里“打零工”,一天可以拿到50元的酬劳。
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既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又带动了农民就业,舜王社区的做法值得借鉴。(洛阳晚报记者 智慧 通讯员 许金安 王婉/文 记者 杜卿/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