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臣范仲淹比唐朝宰相姚崇小330多岁,两人的墓葬却都在伊川的万安山下。
北宋名臣范仲淹比唐朝宰相姚崇小330多岁,两人的墓葬却都在伊川的万安山下。
有人疑问:范仲淹生在苏州,途死徐州,从未在洛阳上过班,怎么也葬在了洛阳,且与姚崇墓地相距仅数百米的距离呢?想来原因有三。
一是位置稀缺。北邙虽是首选,但早在唐朝已是拿着黄金都买不到一块“墓葬地产”了。那么,海拔930多米的万安山以其东接嵩岳、西连伊阙,与邙山南北相望的地理位置,成了仅次于北邙的选择。
二是风水上佳。古人的墓葬风水有“枕山蹬河”一说,墓地在万安山的南麓,古老的伊河环山流过。
三是相似相求。范仲淹崇拜姚崇,看重的不仅是其人品与成就,还埋有一条感情线——他俩都是官将之后,幼年丧父,又都靠母亲拉扯长大,功成名就后,都为孝子。所以范仲淹对姚崇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姚崇先将母亲安葬万安山,死后亦葬在母亲身边;范仲淹葬母万安山后,遗嘱称要与“母坟同域”。不能说这只是一种巧合。
范仲淹有志于报效国家,更有踏实做事的作风和智慧。可《智囊》讲的这个事,让范仲淹差点儿遭到弹劾。
900多年前的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范仲淹担任杭州的一把手。当时浙江一带遇到天灾,粮食紧缺。
一天风和日丽,范仲淹与友人坐一艘游船,听着丝竹笙箫,喝着美酒佳酿,优哉游哉地行驶在西湖上。杭州的富户看到后,也就无所顾忌地搞起了船宴歌会。更有喜好竞舟的商人,借机赞助起了龙舟比赛,一时引得全城百姓携儿带女前来观看。杭州城里的寺庙也不甘寂寞,趁机修葺扩建,官府的粮仓和馆舍亦被拨款大兴土木。
这是重灾区杭州城吗?住杭州的朝廷监察官实在看不下去了,连夜上奏朝廷说了范仲淹三条罪状:一是范仲淹身为地方主官,不亲历一线田间地头视察灾情,不体恤百姓疾苦,不理公事;二是上班时间在西湖公款消费,游玩作乐;三是置朝廷若干节俭规定于不顾,大肆兴建楼堂馆所,劳民伤财,杭州百姓怨声载道。
仁宗偶感风寒正在喝药,接到举报后震怒,这不是懒政不为、目无王法吗?将药碗一扔,提笔批复要范仲淹说个清楚!
晚上风雨交加,范仲淹坐在桌前写着“情况说明”。他写到,本地遭灾,百姓疾苦,他痛心之至。可作为地方官,总得想法子将天灾的危害降到最低,保证百姓的生活。所以他自春至夏坐船游西湖,目的是带动富户投资旅游消费,所以才有了西湖歌舞和龙舟竞赛。当时来西湖看热闹的又岂止是杭州一城的百姓?这样自然使旅游业收入大增。至于寺庙修葺,是他专门召集那些方丈们开“吹风会”:由于灾年,人工费大大降低,你们可以抓紧搞些修葺建设。同样缘故,官府又专门拨了些银子新建扩建馆舍和仓库,实际是节省了日后动工的管理费用。这些官府和民间的投资,增加了就业人数,每天用工数量超过千人,起码解决了几千个家庭的吃饭问题,并带动了泥石、木材、运输、布匹、餐饮和旅舍等其他相关行业的兴旺。
仁宗看了范仲淹的奏疏以后,将信将疑,随即遣特派员实地调查。结果正如范仲淹所说,杭州虽然遭灾,但百姓不仅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而且的确刺激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仁宗听了汇报后,明白了范仲淹的苦心,连连赞叹他的贤能之举。
下一期我们将讲述班超智勇镇西域的故事。敬请关注。(沙宇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