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的根在偃师二里头的夏都斟鄩。据《史记》记载,夏朝第六位统治者少康的庶子被分封到了会稽(绍兴),勾践是少康的后人。勾践在灭了吴国以后,派人来洛阳向周元王进贡,按照《周礼》,元王赏赐给了勾践一块冷猪肉(祭祀用的胙肉),以示国礼,并封勾践为伯。
越王勾践的根在偃师二里头的夏都斟鄩。据《史记》记载,夏朝第六位统治者少康的庶子被分封到了会稽(绍兴),勾践是少康的后人。勾践在灭了吴国以后,派人来洛阳向周元王进贡,按照《周礼》,元王赏赐给了勾践一块冷猪肉(祭祀用的胙肉),以示国礼,并封勾践为伯。从此,勾践升级为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
勾践称霸,离不开范蠡。范蠡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能力突出,智慧超群,史书记载非常多。但《智囊》里有一则故事,说的是他在处理家事上出的一个失误。
范蠡功成名就后离开越国来到齐国定陶,生活安逸。安逸生是非,家里摊上大事了!他的二儿子杀了人,被囚禁在楚国。范蠡说:“杀人者死,但我听说‘富家子不死于闹市’。”不死于闹市,就是不能公开审判,那么就有回旋的可能。于是,范蠡准备了千两黄金,要派小儿子去捞人。
他的长子很有责任感,一再请求前往,范蠡不肯。长子认为父亲不派兄长而派小弟,气得想自杀。范蠡不得已,派长子带信去找楚国的老朋友庄生,并告诫他说:“把这一千两黄金送给庄生,随他处置,什么也不要说,更不要和他争执。”
范蠡长子来到楚国拜见庄生,送上了礼金。
庄生收了礼,说:“你赶快离开,不要停留,即使令弟被放出来,也不要问他为什么。”
随后,范蠡长子留在楚国一个朋友家里。
庄生很穷,但并不爱财,而且为人很正直,楚王以下的人都以老师的礼数来尊敬他。范蠡送的金子,他并没有收下的意思,他是想在事成后归还,以表诚信。范蠡长子不了解庄生,以为他也就是个俗人。
庄生利用机会入宫见楚王,说:“夜观天象,发现上天星宿对楚国不利。”楚王很吃惊:“那该如何是好呢?”庄生说:“若楚国能做一件有德的好事,则可以解除。”楚王向来信任庄生,立刻派人封闭三钱之府(贮藏黄金、白银、赤铜三种货币的府库)。
楚国的朋友很高兴地告诉范蠡长子说:“楚王将要大赦了。因为每次大赦一定封闭三钱之府。”
范蠡长子认为遇到大赦,弟弟本来就当出狱,这一千两黄金不是白花了吗?忒冤了!于是又去见庄生。
庄生惊讶地问:“你没有离开吗?”
“是啊。我弟弟正好赶上楚王大赦了,所以来告辞。”
庄生一听就知道他的意思,便叫他自己进去把黄金拿回去。
范蠡长子这么做,使庄生觉得像被戏弄了一般,感到非常不舒服,就又入宫见楚王说:“大王封闭府库,修德消灾,但老百姓传言齐国富人的公子杀人,囚禁在楚国,他的家人拿了很多钱来贿赂大王身边的人。大王这次大赦,并非真正让百姓免灾,只是为了开释那位公子而已。”
楚王很生气,下令将范蠡次子就地正法,第二天再下大赦令。
范蠡得到噩耗后和家人说:“他并不是不爱弟弟,只是从小和我在一起,见惯了生活的艰苦,所以看重身外之财;至于小弟,生下来就在蜜罐里,哪里知道钱财是怎么来的。我派小儿子去,只因为他能丢得开财物,而老大做不到,最后害死弟弟。”说完,他一声长叹,老泪长流。
范蠡很聪明,他看到了问题的根本所在,但也犯了一个致命错误——感情用事。范蠡当时有上、中、下三策可供选择:上策,派小儿子去;中策,派长子、小儿子一起去;下策,派长子去。可为何范蠡偏偏选择了下策呢?情感大于理智,架不住长子寻死觅活和夫人的哭泣。长子如果悉听父言,二弟还能捡条命,可中间偏偏出了岔子,吉凶转换就在一瞬间。可见,感情用事要不得!
下期的智慧故事的主角也姓范,他就是北宋名臣范仲淹,范仲淹能文能武,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家长期征战疆场,为巩固西北边防立下了汗马功劳。看他是如何处理西夏的挑衅的。(沙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