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还有75个贫困村2.8万贫困人口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栾川县;一个是属于全市经济、商贸、金融、交通中心的西工区。今年5月,两地结成了对口帮扶的对子。3个月来,两地党委、政府“真情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推进对口帮扶合作,在商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协作不断深入,实现了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一个是还有75个贫困村2.8万贫困人口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栾川县;一个是属于全市经济、商贸、金融、交通中心的西工区。
今年5月,两地结成了对口帮扶的对子。3个月来,两地党委、政府“真情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推进对口帮扶合作,在商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协作不断深入,实现了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建机制:对口协作优势互补
最近一段时间,栾川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副会长薛留剑频繁往返于西工区和栾川县。进城,是操心正在装修的“栾川印象”生态农产品专营店;回县,是要组织联系分散于各乡镇的特色农产品。
“再过一个月,专营店就要正式营业。”薛留剑激动地说,西工区商圈寸土寸金,能找到一个好店面,多亏了西工区政府帮忙。
其实,“栾川印象”生态农产品专营店能开到西工闹市区,得益于两地务实推进对口协作机制。
近年,中央统筹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在此背景下,我市积极鼓励城市区与贫困县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今年5月,西工区与栾川县正式签订《对口协作框架协议》,并成立由双方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对口协作工作领导小组,高位强势推进重点领域合作。
以此为契机,双方商贸、农业、文化旅游、教育、招商等多个部门相继签订专项协作协议,推出涉及产业合作、旅游发展、农业扶贫、教育医疗、干部交流等诸多领域的“一揽子”对口协作计划。
栾川县与西工区在发展中呈现出较强的互补性。譬如,栾川县的工矿、生态等资源丰富,而西工区的产业基础、公共服务等更加成熟。双方对口协作就是要各自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共赢发展。
补短板:形成合力脱贫攻坚
正值假期,栾川县庙子镇中心小学主抓教学的副校长张红梅并未放松下来。她正在结合西工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先进教学理念,制订完善新学期的教学计划。
今年5月,栾川县和西工区双方各筛选10所学校,结成帮扶对子,重点在办学理念、教研教学、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交流,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庙子镇中心小学与西工区第二实验小学就是其中一对。
教育协作,仅是双方合力推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如今,产业扶贫、定点帮扶、医疗扶贫等工作也都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特色农业是带动贫困村脱贫的主导产业之一。由于交通闭塞,不少贫困村特色农产品“藏在深闺”。如今,在西工区的支持下,栾川县的农业企业可通过设立专营店、农超对接、社区直供等模式,为农产品打开销路。此外,栾川县还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西工区电子商务企业合作,探索“电商扶贫”新模式,帮助“农产出山”。
在医疗卫生方面,双方将协调辖区内相关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通过托管共建、技术合作等方式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提升栾川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
此外,西工区将组织相关委局和辖区企业,与栾川县20个贫困村建立“1+1”帮扶对子,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重产业:双向互动协同发展
产业协作是对口帮扶的重点领域。根据约定,双方将以市场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以共赢为动力,探索“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多级联动、广泛发动”的协同发展新模式。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用工成本增加,出现了贫困群众就业难、工商企业招工难的“两难”困境。对此,西工区与栾川县精准对接,组织商贸服务、餐饮住宿、信息科技、装备制造等企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提供各类岗位近千个。
与此同时,针对部分贫困群众因为缺技术,在招聘中吃“闭门羹”的问题,栾川县对症下药,专门在就业服务大厅开辟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求职、技能培训窗口,一方面对接用人单位需求,另一方面为贫困户提供电工、焊工、厨师、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
不仅如此,西工区还将充分发挥人才、科技、产业、资本等优势,围绕栾川县生态旅游、钨钼精深加工、氟化工、中药、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发展。(洛阳日报记者 白云飞 特约通讯员 李艳)
相关链接>>>>
洛阳对口帮扶工作机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