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古丝路上,河西走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这里是佛教东传的要道、丝路西去的咽喉,是洛阳与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主干道。
甘肃省博物馆内展出的三彩骆驼和人俑
悠悠古丝路上,河西走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这里是佛教东传的要道、丝路西去的咽喉,是洛阳与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主干道。
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洛阳在这条狭长的贸易通道上留下了不少自身的文化符号。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报道团抵达兰州后,记者来到甘肃省博物馆,寻找河西走廊上的“洛阳印记”。
河西走廊上不乏“洛阳遗珠”
在甘肃省博物馆二楼,设有“甘肃丝绸之路文明”这一常设展览。该展览囊括了反映古丝绸之路的彩陶、青铜、金银器、丝织品、唐三彩等420余件历史文物精品,参观者络绎不绝。不少人被秦安叶家堡出土的唐三彩马所吸引。只见其通体黄色,身形高大、饱满,曲线富有张力。
唐三彩在洛阳出土最早、最多,已成为洛阳的文化名片。然而记者发现,和洛阳唐三彩釉彩拥有的黄、绿、白、褐、蓝、黑等颜色相比,这里展出的唐三彩普遍颜色单一,以黄、褐、白为主。
原来,由于河西走廊气候干燥,地貌以沙漠、黄土为主,因此当地唐三彩颜色也显得粗犷单一,成为当地唐三彩艺术的一大特色。此外,这里的唐三彩马比洛阳唐三彩马大一些,这是由于当时河西走廊马匹品种多由西域传入,比中原本土马要大一圈。
“作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在古代对河西走廊地区有很强的文化辐射力。”甘肃省博物馆研究部主任李永平说。
不仅是唐三彩,魏晋时期,河西走廊出现了一种砖画和墓葬壁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墓砖壁画。工匠们对其在颜料、美术形式和画面布局上不断改进,后来深深影响到敦煌壁画的创作。
李永平认为,如果深入考证,这种艺术形式的源头应该就是洛阳。此外,河西走廊的汉墓出土的青铜器、陶器样式,也深受洛阳地区的影响。
“姊妹版”文物印证洛阳丝路重要角色
在上千年丝路史中,大量西方文化符号经河西走廊抵达东方起点的洛阳。记者在甘肃省博物馆内发现了洛阳瑞兽葡萄镜这一文物的“姊妹版”,无声地印证了这一点。
在南北朝时期,葡萄图案纹样由西亚经中亚传入我国,到唐代,葡萄纹和海兽纹成为铜镜流行的纹样。实际上,瑞兽葡萄镜在洛阳多地已有出土。在研究洛阳铜镜的《洛镜铜华》一书中,共收录了11面瑞兽葡萄镜,有四瑞兽葡萄镜、六瑞兽葡萄镜、七瑞兽葡萄镜及八瑞兽葡萄镜等。
有专家认为,这种铜镜在河西走廊地区和洛阳同时出土,印证了丝绸之路引入的异域文化的深远影响,洛阳出土瑞兽葡萄镜的数量之多,也从侧面证明了洛阳在古丝路文化交流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弘扬丝路文化,洛阳是很好的平台”
时下,随着丝路旅游日趋火热,甘肃省正与我市加强丝路文物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丝路文化的传扬。
在甘肃省博物馆,听说记者是来自洛阳的,副馆长贾建威百忙中腾出时间接受采访。“前不久我们与洛阳博物馆合办丝路文物精品展,我还去洛阳参加了开展仪式呢。”贾建威说。
贾建威说的文物精品展,是今年4月初开始,甘肃省博物馆与洛阳博物馆合作举办的《从洛阳到河西走廊——甘肃与洛阳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展览共展出甘肃和洛阳两地博物馆收藏的有关丝绸之路历史精品文物120余件,包括陶瓷器、青铜器、玉器、石器、金器等多个类别,荟萃了从新石器时代直至元代,洛阳与甘肃河西走廊两个代表性区域收藏的精品文物。
贾建威认为,甘肃省在古时是河西走廊的主要所在地,在旅游业发达的洛阳合办文物展,能把河西走廊的丝路文化更好地传承发扬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到这段历史。
“弘扬丝路文化,洛阳是很好的平台。”贾建威说,在如今到博物馆看丝绸之路文物展的热潮下,今后将继续与古都洛阳加强合作,以文物来佐证丝绸之路的开创、兴盛和繁荣。(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特派记者 张锐鑫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