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副省长、市委书记李亚会见了来洛参加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系列活动的新华通讯社总编室副主任倪四义一行。市领导杨炳旭、杨廷俊参加会见。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合作大会上,嘉宾共商发展大计
洛阳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来新华社等大批境内外媒体的关注和肯定。
昨日下午,副省长、市委书记李亚会见了来洛参加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系列活动的新华通讯社总编室副主任倪四义一行。市领导杨炳旭、杨廷俊参加会见。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合作大会也于昨日在我市举行。研究机构专家学者、部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驻华使节、企业界代表等共聚一堂,共商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大计,共话丝绸之路经济带美好愿景。市领导鲍常勇、刘应安、杨炳旭、刘湖镜等出席。
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全球行系列活动加强洛阳与沿线国家和城市的交流与合作
昨日下午,在会见时,李亚对倪四义一行来洛表示欢迎,对新华社长期以来积极关注和大力支持洛阳经济社会发展表示由衷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洛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正在加快推进的“9+2”工作布局。
李亚说,新华社组织的“一带一路”采访报道活动在国内外影响很大。洛阳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希望通过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系列活动,加强洛阳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洛阳开放水平、进一步增强洛阳文化传承能力,吸引更多国内外客商投资洛阳。洛阳将加强与新华社的联系,希望新华社能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洛阳工作,为洛阳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舆论氛围。
倪四义对洛阳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新华社工作表示感谢。
要把“洛阳造”产品送出去 也要把“洛阳故事”传出去
昨日在我市举行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合作大会,是由新华社和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全球行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围绕我市加快构建开放体系和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助力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互利共赢合作。
在此次大会上,来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与会代表向洛阳发出邀请,希望加强与洛阳的商贸、文化合作。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利环境下,洛阳企业逐渐走出国门,在增强对外合作的同时,也拉动了洛阳经济的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经贸合作的平台,也是不同国家文化交流的平台。在大会上,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黄日涵提出,洛阳在与丝路沿线国家进行合作交流的同时,也要将“洛阳故事”传出去。
黄日涵表示,对于很多人来说,对洛阳的印象都停留在历史、文化悠久的古都上,洛阳古代的故事让丝路沿线国家、城市的人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吸引他们到洛阳来。其实,洛阳不仅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更有现代化工业基础,在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有很好的发展。
黄日涵说,我们的企业在对外合作时,善于实干,却不善于传播故事,这很难让当地人对我们的国家、城市和企业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在更多“洛阳造”产品走出去的同时,我们要讲好古今“洛阳故事”,向世界传播古代和现代洛阳的形象。
走进企业与景点,大家纷纷为洛阳点赞
除了参加此次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合作大会,15日至昨日,新华社与市政府还联合主办了“丝路媒体、企业家洛阳行”活动。活动邀请了新华社、人民网、央视网、大公网、北京电视台、今日俄罗斯等50多家境内外媒体的记者,以及来自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30多名企业家代表参与。
两日来,众多媒体记者和企业家走进我市的工矿企业、旅游景点,先后参观了中国一拖集团、中信重工、中航锂电、北航科技园,以及洛阳博物馆、定鼎门遗址博物馆等地。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雄厚的工业科研基础让大家纷纷点赞。
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南门,遗址内巨大的地基、深深的车辙、充满沧桑感的骆驼蹄印,让大家感到震撼。“说起丝绸之路,我总是想起大西北的漫漫黄沙,今天来到定鼎门遗址后,我对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有了新的认识。”北京电视台记者李苑说。
除了辉煌的历史,洛阳现今的发展也令大家赞叹不已。站在中信重工的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组前,大家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拍照留念。“它的规格世界最大、工作压力世界最大、锻造精度世界最高,是一台不折不扣的‘争气机’。”中信重工相关负责人自豪地介绍道。
“我平时的采访经常涉及核电、船舶、航天等领域,知道大型装备制造的不易,这次看到中信重工的重型装备拿下这么多世界第一,感到很震撼。”《中国能源报》记者赖小风说,中信重工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与它的国际视野分不开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正给了包括中信重工在内的洛阳企业、中国企业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洛阳晚报记者 李江涛 郭秩铭 潘立阁/文 张怡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