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这是长久以来深山林区群众的生存之道,也映射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近些年,为保护生态,林区群众丧失了许多发展机会、付出了机会成本,这里也因此成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
宫世荣细心查看葡萄长势 |
|
|
护林员李新营巡山护林 |
|
靠山吃山,这是长久以来深山林区群众的生存之道,也映射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近些年,为保护生态,林区群众丧失了许多发展机会、付出了机会成本,这里也因此成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在栾川,今年以来,林业部门按照“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要求,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并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绿色产业”,力求实现林区生态修复和脱贫攻坚的共赢。这一做法,得到了副省长、市委书记李亚的充分肯定。他强调,要发挥生态优势,多措并举,真正把绿水青山打造成绿色银行,实现点“绿”成“金”。
贫困人员当上护林员
青山掩映,绿树环抱。栾川县石庙镇龙王幢村有4万亩林子,一进村,清新之气扑面而来。
4月已过,未见火灾。扛过去冬今春6个月森林防火紧要期,59岁的李新营终于可以喘口气了。5月1日午后,他身穿迷彩服,扛起锄头,像往常一样向大山深处走去。“干护林员有5个年头了,龙王幢村第二村民组的4000亩山林,就是俺的管护区。”他说。
李新营一家是贫困户,老伴患病,孩子读书,属于因病因学致贫。“每个月巡山护林的补助是850元,顾得住油盐酱醋等日常开销。”他说。
栾川地处伏牛山腹地,林地面积3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过去,老百姓手头紧了,砍几棵树拉到集镇上一卖,几百元到手。2011年,集体林权改革基本完成,栾川除国有林场外的290多万亩森林完成确权颁证,被分给农户。
“由于林区全面停伐,到手的林权证并未给老百姓带来更多效益。”山看起来不太高,但越走越难走,李新营就地在一块石头上坐下说,“由于没有收益,大家对山林的管护也就不太上心。”
近年,为解决森林资源管护难题,照顾林区困难群众,栾川县林业部门与县扶贫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实现贫困人口信息共享,把有劳动能力且愿意从事森林资源管护的贫困人员,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老李就是其中之一。
好生态拓宽致富路
生态脱贫,不仅仅是维持温饱,更要实现全面小康。
对于贫困护林员来说,每月850元的护林补助只是杯水车薪。近年,当地结合贫困护林员具体情况,引导支持他们发展林果种植、生态旅游、林下养殖等产业,实现产业脱贫。
李新营一家有6亩地,一年一熟,还靠天收。“现在种粮地就剩1亩了。”他说,在林业局的指导下,退耕还林1亩,种植核桃1亩,发展中药材1亩半、白皮松苗圃1亩半。“退耕还林国家有补贴,核桃、中药材和苗木两三年就见效益。明年,孩子大学毕业就业,咱家就摘穷帽啦!”李新营掰着指头说。
如果说李新营还在憧憬着幸福生活,那么,合峪镇砚台村贫困护林员宫黑旦一家已经靠葡萄种植和林下养鸡创造财富了,并且带动全村贫困群众一同致富。
47岁的宫黑旦,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在护林员的岗位上勤勤恳恳。2013年,林业部门得知宫黑旦的儿子宫世荣,即将从辽宁一所职业技术学校的园艺专业毕业,便发动他回乡创业。
311国道贯穿砚台村。宫家的20多亩葡萄园就位于路边,葡萄架下土鸡三五成群“闲庭信步”。“去年收入有10多万元。”宫世荣黝黑的脸上绽开笑颜。今年,他在砚台村又流转30多亩土地,扩大规模,并带动40户贫困户入股。
新政策激活大产业
“生态是一种公共品,其本身蕴含着巨大的潜在产业价值。”栾川县林业局天保办主任聂宏善说,要把贫困地区的好山、好水、好空气等自然要素变为有市场价值的生产要素,将生态和产业融为一体,实现发展和脱贫的共赢。
如今,随着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全面停止和生态旅游市场的火爆,栾川看到了发展绿色脱贫产业、走绿色脱贫之路的优势,围绕市场需求,大力营造用材林、生态林、经济林,发展“绿色产业”。
今春,栾川县创新造林机制,推出“你造林,我买单”的全域生态建设新政,鼓励山区贫困群众参与造林。“造林新政,突破了以往造林补贴对树种、区域的具体限制,设置的生态林和主要用材林的造林补贴标准均适当高出实际造林成本,让贫困群众在‘绿色银行’里存小钱,赚大钱。”聂宏善说。
此外,为了破解林农资金筹措难题,栾川县实施林权抵押贷款政策,让农民的活树变成了活钱。目前,该县已累计发放了林权抵押贷款8600多万元,有效促进了生态旅游、林下种养等“绿色产业”的发展。(洛阳日报记者 白云飞 通讯员 申艳梅文/图)
短评
捧着“金饭碗”,就要“挣票子”
如何既保护了生态,也不让群众“饿肚子”,甚至能“挣票子”?这是林区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从选聘贫困户担任护林员,到引导发展绿色产业,再到实施“造林新政”、林权抵押贷款政策,栾川县依托生态优势,精准发力,多措并举,成功摆脱了“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困局,正在实现生态脱贫点“绿”成“金”。
洛阳是全省的重点林区,林地面积占全省1/7。同时,洛阳也是全省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在31.67万农村贫困群众中有很多生活在深山林山。栾川的生态脱贫之路,为林区困难群众脱贫提供了宝贵经验。各地可因地制宜,认真借鉴,真正让“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决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其实,栾川生态脱贫给予我们的启示不止于此,其背后是当地党委、政府的务实担当和创新实践。“十三五”期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更需要各级各部门各行业把责任扛在肩上,把精准落到实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正能量。 (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