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多士诰多方兼应多福,多才多艺昭日月;制大礼作大乐并戡大乱,大德大名冠宇宙。”这是周公庙定鼎堂大门两旁的楹联,为清朝冯拱辰所撰。
(资料图片)
“训多士诰多方兼应多福,多才多艺昭日月;制大礼作大乐并戡大乱,大德大名冠宇宙。”
这是周公庙定鼎堂大门两旁的楹联,为清朝冯拱辰所撰。此联对仗工整,上联言“多”,下联言“大”,恰当地概括了周公的丰功伟绩——协助武王伐纣灭商,辅佐成王摄政,东征平定管叔、蔡叔、霍叔“三监”与纣王之子武庚的叛乱,营建洛邑并制礼作乐。
坐落于老城区五贤街的周公庙,现为洛阳都城博物馆。它是为纪念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古代洛阳城的缔造者周公而建的祠庙。
周公庙始建于隋末唐初,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和唐玄宗开元年间重修,明嘉靖年间在旧址上重建,后来多次重修,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市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之一,与陕西岐山、山东曲阜的周公庙并称为我国三大周公庙。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因其封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
周公的丰功伟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孔子曾发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感慨,曹操也称赞“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我市定鼎路、五贤街的命名,都与周公有关。
周公庙,让我们看到了洛阳都城文化之脉。(洛阳晚报记者 徐礼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