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富弼是地道的洛阳人。他年少成名,被誉为“洛阳才子”,在真、仁、英、神宗四朝为官,死后葬在洛阳史家屯。
北宋名相富弼是地道的洛阳人。他年少成名,被誉为“洛阳才子”,在真、仁、英、神宗四朝为官,死后葬在洛阳史家屯。
富弼为官清廉,好善嫉恶,又性情至孝,恭俭好修,他的语言才智更是超一流的。《智囊》里有一则富弼维护国家主权与声誉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公元1042年,当时天下为宋、契丹、西夏三足鼎立。
宋遭西夏入侵,穷于应付,契丹趁火打劫,派使者前来要求归还关南之地。这块地是100多年前卖国皇帝后晋的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之后让后周世宗柴荣夺回。
富弼当时任朝廷外交官,奉命前往契丹。见到契丹君主耶律宗真后,他单刀直入:“两国修好已有四十年,如今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要求?”
耶律宗真说:“宋增兵雁门关,开辟塘水,整修城墙,征调民兵,这是宋违盟在先。我的臣子们都要求立即出兵南下,我觉得应先派使者要求割地,若宋不答应,再出兵也不迟。”
富弼说:“你的臣子请战,一旦双方交战,胜了,功归大臣;败了,你却要承担责任。他们劝你用兵,无非是为自身的利益打算。而且大宋疆域辽阔,精兵百万,你能保证获胜吗?就算侥幸获胜,阵亡的士兵,家属的哀怨,损失的粮马,这责任由群臣承担还是由君王承担呢?”
富弼又说:“我们增兵雁门关,是为防备西夏;开辟塘水,是在两国订盟前就已有的;修墙,是因城墙太过老旧;征调民兵,是补充军中的缺员。这哪里是违背盟约?”
耶律宗真理了理思路说:“就算你们没有违约,但关南是我祖先的土地,也该归还我们。”
富弼婉转地重申:“先是石敬瑭割关南讨好契丹,柴荣后又从契丹手中取回,这都是前朝的事了,若是各自索讨旧地,这样有意思吗?”
第二天,耶律宗真邀富弼一同打猎。在树林里,他把富弼叫到近前,小声说:“若是你们肯割让土地,那么两国可永享快乐与和平。”
富弼回答:“假如契丹得到土地很快活,宋必会因损失土地很难过。宋和契丹是兄弟之邦,怎能做出让一个觉得有面子、另一个觉得受屈辱的事呢?”
耶律宗真想了想又说:“那我们两国结成亲家吧,这样就能长久和睦了。”
富弼没有妥协。他说:“联姻更容易磨嘴吵架,产生隔阂。”接着算了一笔经济账,说:“即使我们的公主出嫁,陪送的嫁妆不过十万钱而已,而赠送你们的岁银可就没了。哪个多、哪个少呢?”
耶律宗真又无语了。
富弼离开契丹后,便回国向仁宗报告经过,仁宗很高兴,还答应多给契丹些岁银。
富弼与耶律宗真的几番谈话,句句先机,声声和婉,原则不让步,人格不受辱,可称得上是外交官员的最高境界。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时读书人是有很高地位的,而且地方官员也很看重他们。下一期,我们将讲述两个不同朝代的官员是如何包庇犯错的读书人的故事。敬请关注。(沙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