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回说到明光宗朱常洛身边的宦官王安,他是位“中外称贤”的好人,不仅能遇事灵变,化危为机,而且思维缜密,富于远见。
前回说到明光宗朱常洛身边的宦官王安,他是位“中外称贤”的好人,不仅能遇事灵变,化危为机,而且思维缜密,富于远见。
朱常洛的皇长子朱由校是后来的明熹宗,说起这位皇帝,大家可能都知道这是位爱干木工活儿的皇帝。今天就讲一个关于他的故事。
朱由校16岁时,要结婚了。由于郑贵妃曾得宠于万历皇帝,身份显赫,按照明朝规矩,她自然要当主婚人。这看似一件平常事,在宫廷斗争中却不平常。
有朝廷大臣就找王安商量,说:“主婚者,历来都是将来干预政事的发端。如果一发不可收,该怎么办呢?”明白人一听就知道暗指郑贵妃,因为她正想极力竞争太皇太后的位置。
王安用手指叩击着圈椅扶手想了想,说:“皇妃主婚,若是论地位尊贵,当然非郑贵妃莫属了。”
那位大臣当时就急了,搓着手,问:“这可如何是好呢?”王安冲他笑了笑,伸手做了个下压的动作,示意他冷静,接着说:“若是以辈分来论,那就是恭妃为长了,为何不请恭妃主婚呢?”恭妃是明熹宗曾祖父穆宗的皇妃,当时健在,自然比祖母辈的郑贵妃大一辈。
那大臣一听喜出望外,可又一想,仍有一个棘手的问题,问:“这样好是好,可没法盖御玺啊!”同期皇妃主婚,自然应该同期皇帝同意,并加盖印信,可穆宗去世50年了,怎么出印信呢?这确实是个难题。
王安放下茶盏,站起身来,胸有成竹地说:“发布请恭妃主婚的公告,盖上当朝皇帝的御玺,谁又能反对呢?”当时熹宗皇帝尚小,由权臣和宦官主持朝政,这样做虽有些不合祖制,但特事特办,只要能扼杀郑贵妃干涉朝政的意图,就算达到目的,为熹宗日后执政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果然,公告一出,郑贵妃彻底断了争权夺位的念头。
俗话说,宫中无小事。是指在重要的场所和部门行事不可不细致。借用此话理解,生活中的事情不也是一样吗?王安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日常解决各类棘手问题的时候,是否也应该反问一下:这些棘手问题是否也是由小事累积起来的呢?或是因为小事而发端的呢?所以,慎独很重要,防微杜渐很重要,看人看事深谋远虑很重要。
下一期,我们会讲有关西晋皇帝司马炎的故事。这个皇帝不仅纵容舅舅王恺和石崇斗富,而且愚蠢地否定了能臣有关制胡的国策,最终引发了“五胡乱华”。敬请关注。(沙宇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