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龙镇位于偃师市中心地带,东与缑氏镇、顾县镇接壤,西与伊滨区寇店镇、庞村镇相连,南临大口镇,北隔伊河与翟镇镇相望。207国道和省道顾龙路段在境内交叉,交通十分便利。镇内有建于明代的兴福寺大殿,年久失修。火神凹正月十九庙会,规模较大,可与关林庙会媲美。
藏龙卧虎之地
出洛阳市区,沿洛偃快速通道向东,到207国道交叉口转向南,沿国道前行穿过顾龙路,即到高龙镇政府。
高龙镇因镇政府原驻地高龙村而得名。高龙村周围高,中间低,藏风聚气,古人认为这里是藏龙卧虎之地,故取名为高龙。
《洛阳晚报》记者前往高龙镇采访时,偃师知名作家逯玉克先生欣然担任向导。逯玉克,高龙镇五岔沟村人,他以写作散文见长,曾为家乡写有《故乡恋歌》一文,其中关于五岔沟村的文字摘录如下——
“我所居住的小寨,在一个四面环沟的高崖上,若不是一条寨坡和寨外相连,就真如一座孤岛了。小寨,怎样的小寨呢?只有窄窄的两条小巷,只能勉强过一辆老式马车,然而,却有两个富丽堂皇的名字:‘东街’‘西街’。这‘街’头连一个小小的商店也没有,只有一棵苦楝树和树下那盘见证小寨悲苦欢乐的古老石磨。”
逯玉克说,五岔沟村原有村寨,寨门楼据说修建于元代,现已被拆除。寨子也逐渐被遗弃,成了废墟。
明代兴福寺大殿年久失修
高龙镇的悠久历史,首先体现在高崖村。该村是仰韶文化遗址之一,1959年,北京大学考古班曾进驻高崖村,在村东、村西及村内兴福寺后的山崖上发现了大量灰土坑,并发现了石斧、石镰和骨针等(距今5000多年)。
兴福寺位于高崖村内的山崖上,坐北向南,寺内原有大殿、二殿、三殿、山门。二殿、三殿两边有配殿,大殿内有佛像,二殿内有四大天王塑像,配殿内有各种佛像。寺后原有六角塔,旧时站在寺后山崖上可看见伊河及过往船只。
62岁的贾灵学是高崖村村干部,他多方打听,求教村内及周边的老人。根据老人们的回忆,贾灵学绘制了兴福寺全图,并记下了兴福寺的十大景观:东梁、西柱、鲤鱼跳梁、日日常风、淋雨不沾、十里钟声、透灵碑、筛子坑、五虎把门、玉石铺地等。
兴福寺现仅存大殿和部分石碑,位于高崖小学校园内。大殿碑文记载,兴福寺修建于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于清康熙年间和民国时期重修。1949年,高崖村在兴福寺成立了洛阳县立二六完小。
兴福寺大殿为木结构建筑,猛一看和老城区北大街祖师庙有几分相似。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祖师庙始建于元末明初,2006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较好的修缮。兴福寺大殿却年久失修,琉璃瓦上长满野草,大殿前檐和后檐下的十余根椽子腐朽严重,房顶微塌。
兴福寺大殿以“东梁西柱”建筑技巧而闻名。通常,大殿梁柱结构左右对称,但这座大殿全由传统卯榫结合,西半部分为传统梁柱结构,东半部分有梁无柱,殿顶以及立檐仅凭斗拱和数根斜立柱支撑,东梁与房脊之间空无支撑。
伊洛三大庙会之一
近代以来,高龙镇最有名的当数火神凹正月十九庙会,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它与关林正月初三庙会、巩县(今巩义市)回郭镇苏村正月初七庙会,被称为伊洛地区三大庙会。
火神凹地势低洼,周围较高,因火星娘娘庙(又名火星宫,原址在偃师五高校园内)坐落在这里而得名。过去有八条大路交会于此,四通八达,当地人称其为“八抬轿地方”,今为高龙镇镇政府所在地。
关于火星宫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古时有人路过此地,夜间常常发现路北数百米处有火光闪耀,便在此建庙敬奉火神;二是与唐朝的山氏三姐妹有关。
在唐代天宝年间,安禄山起兵反唐,叛军势如破竹,沿途诸州县望风而降,唐玄宗被迫逃亡。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安禄山攻陷洛阳,叛军在洛阳烧杀抢掠,百姓不得安宁。传说唐代将军山士英,寇店镇人,与安禄山叛军作战时阵亡。山士英有三个女儿,得知父亲遇难,她们决定为父亲报仇。她们趁黑夜放火烧了安禄山的草料场,获得胜利。在一次转移百姓、与叛军作战时,三姐妹不幸阵亡于此地。人们为了纪念山氏三姐妹,就在此修建庙宇,塑神像,设置香案,春秋祭祀,香火不断。
后来,人们便将山氏三姐妹说成是“火星娘娘”。四里八乡的善男信女奔走相告,愈加传神。久而久之,该庙宇便被取名为火星宫,人们还在这里定期举行庙会,热闹非凡,远近闻名。
火神凹庙会,兴盛数百年
火神凹庙会究竟经历了多少年?根据已知碑刻资料推测,开始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
据《偃师文史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前,每年的火神凹正月十九庙会,要唱戏四天,行社两天,附近各县群众纷纷来此耍狮子、赶庙会,人如潮涌,热闹非凡。有人戏言,赶了一天庙会,到天黑还没摸到会场的边儿。
做社,是各村轮流当大社头,负责祭祀。轮值社头需提前四五年开始准备,如买来猪崽儿、羊崽儿喂养,四五年后,猪、羊重数百斤。社头还要请能工巧匠做祭品、扎纸扎等。
用来祭祀的猪、羊也“身价倍增”,平时脖子上挂着“火星娘娘”的牌子,如果吃了谁家地上晾晒的粮食,或者糟蹋了谁家的庄稼,他们也不能打骂驱赶,只能祈求它们换个地方。待四五年后,这猪、羊便膘肥体壮了。
前来火神凹行社的,东到巩县,西到洛阳、新安,或者数村联合,或者单独行动,形式多种多样,颇具乐趣,如排鼓社、狮舞、踩高跷、撑旱船、海神社、双头马表演等,都很招人喜爱。
精彩的社火演出,吸引了大批香客前来观看。因居住条件有限,有的香客只好背靠背坐在露天地里过夜,有的念经不止,有的绕场步行,彻夜不息。
如今,每年正月十九,火神凹传统庙会仍会准时开场,其盛况仍能与关林庙会媲美。(洛阳晚报记者 余子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