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唐朝雍州的军事参谋叫高定,他父亲高郢(yǐng)是唐德宗时的丞相。高定7岁时,有一天在父亲的书房读《尚书》中的《汤誓》。《汤誓》是商汤决定讨伐夏桀时,让伊尹写的一篇檄文。
《智囊》中有个故事是记录一个七岁小朋友的智慧的。
话说唐朝雍州的军事参谋叫高定,他父亲高郢(yǐng)是唐德宗时的丞相。高定7岁时,有一天在父亲的书房读《尚书》中的《汤誓》。《汤誓》是商汤决定讨伐夏桀时,让伊尹写的一篇檄文。
读着读着,小朋友很有感触地问父亲:“为何臣子要讨伐君王呢?”高郢这时候放下手中的书,说:“那是应天顺人啊。”高定却反问道:“《尚书》上讲,‘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岂是‘顺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们服从我命令的,我要在祖庙里给他行赏;不服从我命令的,我要在社庙里处死他。这难道就是您说的“顺人”吗?高郢一下子就懵了,不知怎么回答。
高定的话,其实质疑了一个著名的争论——“以臣杀君,可谓忠乎?”
这个争论发生在3000多年前的洛阳。
周武王姬发领军要横渡黄河,讨伐商纣王。大队人马经过孟津一个村庄时,遇到了伯夷、叔齐。他俩上前拦住了武王的马,质问武王:你父(周文王)刚死还没有安葬,你就大动干戈,怎么称得上“孝”呢?你作为臣子,竟要去杀君主,怎么称得上“忠”呢?
武王没理这俩人就走了。后来武王逼得商纣王在鹿台自焚身死,灭了商朝,建立了西周。伯夷和叔齐得知纣王被杀、武王建立西周之后,老泪纵横,互相搀扶着来到首阳山上,“义不食周粟”,双双饿死在首阳山上。
他俩的一生留下一个千古之争,那就是问武王的话:“以臣杀君,可谓忠乎?”
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崇尚的是“三纲五常”。三纲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者,仁义礼智信。
按照“三纲五常”,老子打儿子那是可以的,儿子打老子就不行;天子管臣民是天经地义,臣民造反那就是大逆不道。因此“以臣杀君”,就是不忠。
可是纵观人类社会朝代的更迭,哪个又是按照这个理论出牌的呢?所以“以臣杀君”的不忠之名也讲不通。于是孔子对鲁定公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反过来说,若是君王视百姓为草芥,那百姓造反“以臣杀君”也不能说是不忠吧?
其实到底是忠还是不忠呢?一要看“忠”的对象。忠明君还是忠昏君?忠君王还是忠民意?忠民心还是忠私心?忠领导还是忠责任?还要看评判者。衡量忠与不忠的权威人士是谁呢?谁最有发言权?当然是老百姓,是老百姓心里那杆秤。
高定反问父亲的话,其实就是反对,他认为“不用命戮于社”这不是“顺人”。如果我们把这句话改一下,应该是:“用命赏于祖,不用命归于田。”这才是真正的“应天顺人”。
“应天顺人”实际上是改变了那个千古之争——“忠与不忠”的判别标准。“应天顺人”就是顺从天道和人道。顺道者昌,逆道者亡,而不是忠与不忠的纠结。(沙宇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