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起洛阳古城西门、东到十字街街口的西大街,是隋唐时期东城的主街,名为宣仁门内大街,金代以后为古城西城的主街。这条已有1400多年的古街,分布着诸多文物古迹。这些文物古迹,无言地诉说着古街辉煌的过去。
古街东端宣仁门
今洛阳古城西半部为隋至北宋时期的东城,东城的东门是宣仁门。宣仁门遗址在西大街东端,东距十字街街口40米,1996年年底发现并进行了部分考古发掘。
该门址坐西朝东,共三个门道,中门道压在西大街下,北门道压在一座楼下,仅发掘了南门道和中门道的西南角。南门道进深18.32米,宽5.36米。出土的门构遗迹有门砧、石柱、车道、踏道等和城墙西侧包砖一段。
宣仁门东通外郭城的上东门,横穿洛北里坊区,西通东城内多个衙署,位置非常重要,因此在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建成后,多次修缮。
宣仁门是守卫东城、皇城和宫城的重要门阙,因此隋唐在门外设有左金吾卫,驻有禁军。隋末,瓦岗军首领李密曾攻打宣仁门未克。安史之乱时,安禄山从东部攻破洛阳外郭城,唐将封常清退守宣仁门,双方会战于此门,封常清大败,乃自苑西坏墙西走,奔于陕郡。
后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春,大将李嗣源兵变,占领汴州后,向洛阳而来。四月一日,后唐庄宗聚兵迎敌,让大将朱守殷率骑兵列阵于宣仁门外。突然,另一将领郭从谦带兵反叛,率所部兵马攻打皇城的兴教门。庄宗闻听兵变,派人召朱守殷来勤王平乱,但朱守殷早已暗通李嗣源,坐观其变。最终,叛军攻入宫城,庄宗中流矢而亡。
元朝时,宣仁门仍存。元代理学家吴澄《十贤祠堂记》说,洛阳学子张顺中“市地于洛城宣仁门之北”建十贤祠,供奉邵雍、司马光、程颢、程颐、张载、周敦颐、朱熹、张杭、吕祖谦、许衡。十贤祠建成后,由吴澄作记立碑。吴澄的这篇文章,详述洛学之传承,文采飞扬,乃传世名篇。宣仁门和十贤祠不见于明朝文献,可能毁于元末战火。
朱阑画阁古衙署
北宋西京洛阳园林之盛,是这座城市的一大特色。穆修《过西京》诗云:“西京自古帝王宫,无限名园水竹中。来恨不逢桃李日,满城红树正秋风。”司马光《题太原通判杨郎中新买水北园》云:“洛阳名园不胜纪,门巷相连如栉齿。”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尽述洛阳园林之美。
洛阳北宋一处园林的遗址于1991年年底被发现,并进行了5个月的发掘。这处位于西大街北侧、北到中州路、东临集市街、西临乡范街的园林遗址,是北宋衙署庭园遗址,它是目前我国古城中首次发现的宋代园林。
遗址南北长76米、宽33米。在遗址正南面35米的地方,为衙署南大门,1984年已进行发掘。南北向的砖铺大道,从南大门向北穿过过厅进入庭园。园的南部为两座并排的亭阁建筑,面向园中湖池,园中由明暗水道构成复杂的水系,与此湖相通。临湖建有东西向的花砖路,路中部建有一座灵秀典雅的小门楼。
在花砖路的东西两端建南北向的廊庑,形成庭园的环廊。花砖路的北侧,有一条南北向的夯土漏花墙,将庭园分为东西两部分,漏花墙边铺有白色和黑色卵石。西园中,有一座与长廊相连的花榭,南北两侧有木栏杆,形成曲径通幽的园林空间。
遗址出土了大量建筑构件、瓷器、钱币,出土了一件有铭文的方砖,铭文有“崇宁五年十月乙卯”字样。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是宋徽宗登基的第七年。
宣仁门内,原有洛阳监,是主管战马等事务的衙署。宋徽宗时,重用奸相蔡京等“六贼”,鱼肉民众。洛阳是“六贼”敛财的重点地区,设西京洛南、汝州稻田务,把大量民田变为公田,又设重点抢夺花木奇石的西京应奉局。此衙署遗址可能原为洛阳监的一部分,在宋徽宗时,成为西京洛南、汝州稻田务、西京应奉局的衙署,并进行了扩建。
古宅悠悠说沧桑
西大街有不少古建筑,除城隍庙外,还有一些清代古宅,如135号院、136号院、91号院、100号院、200号院等,除最大的91号院外,其他的均为三进四合院。
西大街135号,即何顺昌商行旧址,又称何家大院,这是一杂货商的店铺和宅院,主体为晚清两层楼阁式建筑。136号院,即李记商号旧址,这是一金银商的店铺和宅院,上房为两层楼。100号院、200号院分别是泰和丰大药房和兴祥商号旧址,虽经改造,仍存旧貌。
西大街91号院,坐南朝北,七间头四进式四合院,并有诸多跨院,原有房屋近百间。这座古宅,为清代商、住合一的大型建筑群,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原为明末黄奇瑞故居,又称黄公府。
据高祐《嵩洛草堂遗编》卷二载,黄奇瑞为河南卫指挥使。黄奇瑞有二子一女,其女为福王朱常洵之子朱由崧之妻,两子是黄九鼎、黄调鼎。当李自成攻破洛阳时,黄奇瑞和其女死难,黄九鼎、黄调鼎奉朱由崧和其母亲邹氏出逃。后来,朱由崧称帝于南京,是为弘光帝,封黄九鼎为洛中伯、黄调鼎为左都督,邹氏为皇太后。
清军兵临南京,黄九鼎与弘光帝出逃后被俘,皆死难,黄调鼎奉邹太后走杭州。清军兵临杭州,黄调鼎与邹太后举城投降,清朝命黄调鼎奉养邹太后于洛阳,并归还黄氏私宅,邹太后去世于此宅,葬邙山。黄氏人才辈出,黄调鼎的曾孙黄家甲、玄孙黄时清皆进士及第而出仕。晚清时,黄氏衰败,将此大院卖给了典当业商人马氏,马氏对此宅进行了改造。
1921年,马氏典当行倒闭,将此宅卖给了县政府。1927年,省立第八中学迁于此。1932年,国民政府迁都洛阳,教育部、外交部、航空署、军政部、交通部、国府主任处及军医司在此办公一年。
除这些清代建筑外,西大街还保留了一些很有特色的民国建筑,如位于西大街121号的一栋房子,临街是中西合璧的两层楼,原来的后院已被拆除。这是广济医院旧址。1941年至1944年春,中华民国中央通讯社洛阳分社曾在此后院办公。(郑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