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谈十条” ,除了规范了网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再则就是提高了广大网民上网的文明度,增加了网络管理与监督的“砝码”。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4月28日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约谈工作规定》(以下简称“约谈十条”)。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约谈十条”旨在更好地规范行政行为,依法行政,推动约谈工作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更好地促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依法办网、文明办网。(4月28日《中国网信网》)
不用多言,国信办发布的“约谈十条”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约谈十条” ,是推进依法治网的一个制度规范和制度保障,也是互联网管理新思维的又一次亮剑。
确实如此,“约谈十条” ,除了规范了网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再则就是提高了广大网民上网的文明度,增加了网络管理与监督的“砝码”。
众所周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2012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决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毫无疑问,为广大网民撑起了“保护伞”,同时也为网络构筑了“防护墙”。
由于,互联网发展时间不长,其速度快,很多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整合与提高,期间也给不法之徒和不正当竞争等提供了“空间”与“土壤”,致使发生了,恶意竞争和利用网络从事犯罪等活动,尤其是网言表达缺失了道德底线,甚至于在网上不是以理辩之,而是以谩骂之对人攻击。更令人不爽的是,有人利欲熏心利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用匿名、虚名、假名等在网上“恶作剧”,把网络作为“发泄”的工具,散发谣言的“集散地”,把网络当作摇钱的工具。网络犯罪,网络诈骗,垃圾信息、黑客攻击、侵犯个人隐私和网络恐怖主义等,不仅严重影响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安全的程度,而且严重地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言论自由,这是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但是突破了法律、道德底线,对他(她)人进行谩骂、攻击,这人的尊严何在,这法律威信何在?网络环境不干净,网民何以从中获益?
对此,自2014年以来,国家网信办先后出台“微信十条”“账号十条”“约谈十条”等管理规定,建立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审批、监管、考核、年检、处罚一体化的立体化管理体系,为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进一步夯实了制度基础,也使各级网信办的行政管理有法可依、有矩可循。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被多次约谈仍然存在违法行为的,依法从重处罚。
国家网信办推出的“约谈十条”,我们可以这样认定,约谈是为了加强指导监督,帮助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认识问题、改正问题,更好地依法开展服务,目的还是为了促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企业和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依法办网、文明上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氛围,让网络更健康,更晴朗!(童一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