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开的东风雪铁龙,就产自武汉。”在武汉街头乘上出租车,谈起城市工业,开着新车的武汉的哥很是自豪。
“咱开的东风雪铁龙,就产自武汉。”在武汉街头乘上出租车,谈起城市工业,开着新车的武汉的哥很是自豪。
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汉造”的内涵几经更替。
20世纪50年代,国家和地方在武汉建设了一批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就是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武字头”,如“武钢”“武药”“武塑”“武肉”“武锅”等20余家企业。当时,一大批“武汉造”叫响全国,后来这些“武字头”企业命运各异,有的做强做大了,有的则消失了。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武汉又涌现出“莺歌电视”“荷花洗衣机”“希岛冰柜”“长江音响”“红山花电扇”等一批家用电器品牌,但这批“武汉造”很快便衰落了。
和洛阳一样,“老武汉造”失去优势有自身的原因,如管理体制、技术水平等,也有宏观经济环境的原因。
“老武汉造”的衰落,给武汉人带来了情感上的失落。在“码头文化”影响下的武汉人,有船老大的骄傲,也有清醒的危机意识:应该理智地顺应市场规律,勉强重现其辉煌是不可行的,也没有价值。“老武汉造”的荣耀已经过去,应该成为一种精神象征。
借助中部崛起,复兴“武汉制造”,一场新的工业变革在长江边展开。3年前,武汉启动“工业倍增”计划。
第一年,武汉“工业倍增”吹响冲锋号;第二年,明确了“四大板块”的战略布局:大光谷、大车都、大临空、大临港。今年,“新武汉造”勾勒了更加清晰的方向,打造“十大产业链条”:汽车零部件、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生物和医药产业、家用电器产业、精品钢材及深加工、石油化工、节能环保、时尚消费……
随着“工业倍增”走向深入,新的产业发展起来,不断有“新武汉造”出现,“新武汉造”的概念有了新的内涵。
在产业全球化分工的大背景下,如今的“武汉造”更加兼容并蓄。武汉工业开始由“量变”走向“质变”。比如,武汉已集中了20余个汽车品牌,原来一些请都请不来的汽车配件厂,现在不请自来,产业链条“缺心少肝”的现象得到根本改变。
我们在武汉采访期间,一场持续近10年的谈判长跑终于在武汉开花结果。欧洲汽车巨人雷诺与东风公司正式签约,双方共建年产15万辆汽车生产基地。
新基地的最初选址,武汉并非唯一。随着东风公司攀上全球500强第146位的新高度,汽车项目不断在武汉落子,营造了庞大的供应商网络,“中国车都”的吸附效应,已不容雷诺犹豫。
据了解,每个工作日就有3831辆汽车从武汉发往全国,数千亿元采购订单吸引了全球汽车供应商的目光。不久前,武汉官方统计,汽车的近万种零部件,除轮胎外,武汉供应商可以全覆盖。
今年12月,武汉单月工业产值预计突破1000亿元,相当于10年前一年的业绩。到2019年,武汉工业总产值将突破3万亿元,优势主导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例超过90%。这就是“新武汉造”的目标。(记者 武怡晗 戚帅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