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陡峭 依沟建寨
上寨村原名西陡沟寨,位于西工区红山乡东部。陡沟,顾名思义就是陡峭,地势险要。
在很久以前,西陡沟全长约6公里,向南与涧河交汇,沟深有十四五米,沟底部最宽处四五百米,沟内树木参天,小河潺潺。
到西陡沟的中段,沟忽然变宽,并且分了个叉,分叉处形成一个半岛也叫坪,自北向南延伸约1公里,坪四周是2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因地势险要,前人依势在最宽处将两头挖断,形成孤岛,在南头切断处挖一个洞作为通道上到寨顶,在洞口安装一个大门,就成了一个天然的寨子。
寨子顶部宽约90米,长约500米,呈规则的长方形,中间挖成街道宽约8米,两边各挖窑洞20孔,窑深10米、宽2.5米,挖出的土方,用在寨子四周垛成寨墙,高约1.5米,作为防御工事,因此,这个地方就叫做西陡沟寨。后来,由于西陡沟北高南低,因此位于沟西北边的村子就叫“上寨村”。
今年66岁的上寨村村民李寿康介绍,1957年修邙山大渠时,修渠人在上寨村南用土方筑起大坝,上边是邙山大渠,下边建成水库,坝上可通车,后经多次加宽即成现在的310国道。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上寨村改为上寨大队。1965年,由于居住的人口众多,上寨大队分为上寨、蒋沟、后李三个村。直到1984年,上寨大队才恢复成“上寨村”。1991年,沟被填平。
大冢巍峨 历史悠久
近日,我们随李寿康来到上寨村,走到西陡沟的中段,周围虽已盖起了民房,沟也被填平,但是仍然感到地势很高。
上寨村南面有一个大冢,占地15亩,高10米,经千百年风蚀,冢顶平面仍有2亩多。李寿康说,1973年村民平整土地时,曾在大冢南边地里挖出石人、石马等。1975年,我市考古人员对大冢进行发掘,第一道墓门被打开后,人们看到甬道两侧有白底飞天壁画;至第二道石门,上面的青石已经压断,怕出危险,最终没有打开,又回填起来加以保护,至今未动。该冢后被专家鉴定为北魏诸侯许攸的墓。
据史料记载,北魏诸侯许攸因建立北魏王朝有功,北魏道武帝要为他建行宫作为赏赐,但许攸却看重西陡沟的地势险要,就在沟西北边即现在的上寨村建造墓冢。据墓志记载,该墓冢的土取自陕西,因比重大,不易风化,因此一千多年来保存尚好。
民族团结 撤村改居
西陡沟寨经历过太平盛世的繁荣,也经历过战乱的洗劫。清顺治年间,官府鼓励移民,一姓李的蒙古族后裔到这里落户,他原是成吉思汗麾下大将木华黎的后人,元朝灭亡后为躲避战乱,隐其蒙古族人身份,按照先祖之意,从木从子,改姓李,意为木华黎子孙。
解放初期,村里李姓人口只有200多人,目前已发展到1000多人。如今上寨村的蒙古族后人,早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
2010年,上级政府在村南北魏大冢东侧特批了5亩多地,将蒙古族后人的坟墓全部迁入此地,还修建了蒙古包,塑了木华黎像,圈了围墙。每年阴历三月三日,全村的人包括许多在外地的蒙古族后人,纷纷回来祭拜先祖。此外,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即木华黎的墓冢所在地)相关负责人也多次到上寨村来参加祭拜活动,村里也多次派人到乌审旗扫墓、祭拜。
如今,上寨村里民族团结,村民亲如一家。去年下半年,上寨村撤村改居,改为上寨居委会。
(记者 王晓丹 实习生 武剑一 特约记者 李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