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网站投稿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新闻 | 图片 | 洛阳

二里头遗址考古又有惊世发现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洛阳新闻  来源: 洛阳日报 2004.11.17 08:49

从1999年秋季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对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的偃师二里头遗址,进行了又一轮大规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累计达到5000余平方米,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掘成果,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使人们对华夏文明进程的认识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发现我国最早的宫城

这座宫城是二里头工作队去年春季发现的。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发掘,考古工作者最终搞清了它的年代、结构和范围。

宫城位于二里头遗址中东部,平面略呈长方形,形制规整方正,保存完好的东北角呈直角。宫城东西宽近300米,南北长约360米至370米。但宫殿区开始没有围墙,它的围墙始建于二里头文化二、三期即早、晚期之交,延续使用至二里头文化末期。城墙保存状况较差,其中东墙、北墙保存较好。四个拐角中仅残存东北角,其余均遭破坏或为民房所压。墙宽约2米,残存高度在0.1米至0.75米。墙体用纯净夯土筑成,夯筑质量逊于宫殿区同时期的大型夯土基址。

宫殿区的四周有环城大路,宽达10余米至20米左右。4条大路纵横交错大体呈“井”字形,构成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道路网。发掘发现,上述大路由二里头文化早期至晚期一直延续使用,路土踩踏面坚实致密。新发现的宫城城墙就是沿着已探明的4条大路的内侧修筑的。

目前,已在宫城内发现了两组排列有序的宫殿建筑群,它们分别以著名的1号、2号大型宫殿基址为核心,每组都有明确的中轴线。宫城、大型建筑以及道路都有统一的方向,显现出极强的规划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博士说,这座宫城建于距今约3600年前,其面积达10.8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可以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此前,我国可确认的最早的宫城遗迹,见于商代早期的偃师商城遗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

许宏博士说,考古发掘显示,二里头遗址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都邑,其规划缜密、布局严整,开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后世中国古代都邑营建制度的许多方面都可以追溯至二里头,如纵横交错的道路网、方正规矩的宫城、宫城内多组具有中轴线规划的建筑群、建筑群中多进院落的布局、坐北朝南的建筑方向以及许多土木建筑技术等。二里头宫城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宫城的祖源,此后的中国古代宫城连续演进,在明清时期营建的北京紫禁城达到了顶点。

发现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

1961年至1975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对二里头遗址宫城区内发现的1号宫殿基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显示,该基址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正殿居基址北中部,四周回廊围列。正殿之南为一宽敞的庭院,过庭院为面阔8间的牌坊式大门。这是当时发现的国内最古老的宫殿建筑基址。1977年至1978年,考古人员对2号宫殿基址进行了全面发掘,基址面积约4000平方米。

此次考古工作者又在宫殿区内发现6座大型夯土宫室建筑基址(即3、4、5、6、7、8号建筑基址)。3号和5号建筑基址建于二里头文化二期。二者东西并列,其间的通道下发现了长达百米的木结构排水暗渠。其中的3号建筑基址部分被2号基址所覆压,其年代比1号宫殿基址的年代还早百年左右,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该基址已探明的长度达150米,主体部分至少有三重庭院组成,院内还发现成排的贵族墓。从中出土数十件(组)铜器、玉器、漆器、白陶器、原始青瓷、绿松石工艺品、蚌制工艺品等随葬品。一些器物如斗笠状白陶器、大型绿松石器等饰品均属首次发现。

4号建筑基址台基长近40米、宽12米,位于2号宫殿基址的正前方。二者大体同时期,且有共同的建筑中轴线,应属同一建筑群。6号建筑基址始建于二里头文化四期,这是首次在二里头遗址内发现属于二里头文化四期的大型建筑。由于6号建筑基址的建设年代正值学术界热烈讨论的夏商王朝更替的关键时期,它的发现将有助于这一历史疑案的最终破解。7号、8号基址的始建年代应为二里头文化二、三期之交,一直延续使用至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或稍晚。

考古发掘显示,由于宫城城墙及1、2、4、7、8号等夯土基址大体同时兴建于二里头文化三期,使这时的宫殿区布局为之改观。仅就宫殿区东部的建筑基址群来说,始建于三期的2、4号基址与始建于四期的6号基址,都是在属二里头文化二期的3号基址被彻底废毁后又在其原址上兴建起来的。而且,早晚两个时期的建筑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一体化的多重院落布局演变为多个单体建筑纵向排列。

但与此同时,早、晚期建筑又基本上保持着统一的建筑方向和建筑规划轴线,说明宫殿区尽管在晚期筑以围墙,其内的建筑格局大变,但宫殿区的总体规划和范围却未发生大的变化。宫殿区布局结构的演化过程,既有显著变化又有延续性,这种现象究竟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是考古工作者努力探究的问题。

发现我国最早的车辙

在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宫殿区南侧大路的早期路土之间,发现了两道大体平行的车辙痕。发掘区内车辙长5米多,且继续向东西延伸。车辙辙沟呈凹槽状,两辙间的距离约为1米。这两条车辙的发现,将我国双轮车的出现时间提早了约200年,推至距今3700年左右的夏代,为探索我国古代车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二里头遗址夏代车辙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学术界高度关注。由此,一个话题再度被提及:中国古代马车起源何处?中国马车的起源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对此,国内外学术界争论颇多。有的持“马车中国本土独立起源说”,有的则持“外来说”,认为中国马车是来源于中西亚或欧亚草原的,在商代晚期时辗转传入我国。

关于车子在我国的发明与使用,我国古代文献多有记载。根据文献记述,夏代已有了管理车政的官吏车正等。如这些记载属实,夏代的车子及用车制度已相当发达,但直至目前,尚未找到考古学证据。

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商代早期都城遗址郑州商城遗址曾发现铸造车用青铜配件的陶范,在与此同期的偃师商城遗址也曾发掘出车用青铜配件。这些都说明我国在商代晚期之前,不仅有车,而且车上已使用了青铜配件。偃师商城遗址车辙发现后,考古工作者就曾撰文认为,显然不宜将晚商马车的源头直接追寻到西亚去。

许宏博士说,尽管从二里头遗址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车辙,但仍然难以确认这就是马车的起源。因为从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车辙看,当时的车体较窄,只有1米左右,而殷墟发现的商代晚期马车的轨距一般为2米多,二者之间有明显不同。因此,在二里头宫殿区南侧大路上留下辙印的双轮车,与偃师商城遗址发现的一样,很可能是具有某种特殊用途的车子。当时是人力驾车还是使用牲畜驾车,使用什么牲畜驾车,都有待将来的考古发现去证实。

二里头都城废弃于何时?

考古学界按先后顺序,将二里头文化分为一、二、三、四期。以往的一般认识是,二里头文化四期(至少是其晚段)的二里头文化已出现衰落的迹象。几乎与此同时,偃师商城开始建设,偃师商城遗址与二里头遗址的关系可大体用“一兴一废”来表述。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学术界也把此期作为我国夏商文化的分界。

但最新的勘察发掘与研究表明,二里头文化四期的遗存在遗址中心区分布相当密集;周围地区虽较此前有所减少,但遗址规模并未缩小,已发掘的遗迹数量也与二里头文化三期相近。同时,宫殿区仍延续使用,范围甚至有所扩大。1、2、4、7、8号等始建于三期的宫殿夯土基址、宫城城墙及周围大路等重要遗存直至四期的偏晚阶段,均未见遭遇毁灭性破坏的迹象。宫殿区范围此期遗存的丰富程度远远超过三期。在宫殿区东部还发现了筑于此期的6号大型基址和庭院围墙等。

另外,考古工作者此次还在宫殿区南侧大路以南,距宫城南墙18米至19米处,又发现一道始建于二里头文化四期偏晚的夯土墙,其与宫城南墙大体平行,长度达200余米,宽度也在2米左右,其夯筑质量甚至高于宫城城墙。由于该墙与宫城南墙以大道相隔,考古工作者推测该墙为宫城以南另一处设施北墙的可能性较大。该墙建成不久即遭毁。

同时,考古工作者此次还在宫城南墙外发现了当时制造贵族奢侈品——绿松石器的作坊和一处废料坑,废料坑出土了数千枚绿松石块粒,相当一部分带有切割琢磨的痕迹,还见有因钻孔不正而报废的石珠。该作坊与该坑的时代亦属二里头文化四期偏晚。

二里头四期墓葬所见青铜容器和玉器等礼器的数量和质量均超过三期。大型青铜兵器亦始见于四期。属于四期的形体较大、纹饰精美的陶器也屡有发现。个别中型墓葬和青铜容器的下限可能已至偃师商城一期。

种种迹象表明,在一般认为已实现了王朝更替的二里头文化四期(至少是其晚段)或稍晚,二里头宫殿区仍在使用中,它的繁荣程度并不逊色于三期,在若干方面甚至较三期有所发展。

许宏博士认为,这一阶段的二里头应该仍属都邑性质的大型聚落。如作进一步推测的话,这一阶段最有可能是此前二里头都邑的持续发展期,即便在其间发生了王朝更替的历史事件,也并未导致这一都邑迅速而全面的衰败。相当于二里头文化第四期或稍晚阶段的二里头文化,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里头都邑真的衰败甚至废弃于二里头文化四期吗?它最终是毁于敌手吗?作为都城的二里头的下限究竟在何时?二里头作为重要都邑,是否与初建期的偃师商城并存过一段时间?这些问题仍是待解之谜。

[ 责任编辑:洛阳网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洛阳儿科专家:甲流患儿增多,警惕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感染”
    洛阳儿科专家:甲流患儿增多,警惕呼吸道...
  • ·呼吸道感染患者增多 医生呼吁勿盲目用药
  • ·强化重症护理专科培训 守护患者生命健康
  • ·用中成药治疗感冒 洛阳中医提醒……
  •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 ·朱延振:痴迷三十余年 耕耘盆中乐土
  • ·邻近小城访三苏,羊肉饸饹香久留
  • ·初冬虽至 洛阳县区亦可捡秋
  •  
    新闻排行
  • 占全省17.5%!洛阳29家企业获评省...
  • “三九天”来了,洛阳本周后期风...
  • 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怎么建?...
  • 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有新进展 基本...
  • 总数增至178家!洛阳新增9家重点...
  • 中硅高科:项目建设提速 引领产业...
  • 洛平: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 洛阳15名驾驶员因文明礼让受表扬
  • 今年起,大龄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
  • 亚洲顶级电竞赛事今日在洛开赛
  • 百姓呼声
    洛阳城市阳台地面标识英文翻译有误?
    龙门石窟地下停车站缺少安全标识(图)
    精彩图片
    新安县磁涧镇:丹...
    郭蓉怡:青春接力 ...
    中科信息产业园(...
    于延明:豆香四溢 ...
    精彩热帖

    关林庙游记

    康百万庄园

    新年 龙门走走

    鹊居冷枝守寒庐
    /汝阳天心寺考
    /村戏
    /冬日取暖的事儿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