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天,时间赋予黄河两岸多彩斑斓。
传文脉——千年古都展神韵
“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这里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灿烂的文化”……最近,人民日报一篇题为《什么是黄河?》的微信推文刷屏了,其中的“文明延续,连绵不绝”篇章多次提及洛阳。
黄河,既是横亘在神州大地上九曲十八弯的大写意,也是奔腾在华夏文明中壮阔无垠的大历史。临黄河而知中国,临河洛而知华夏。作为黄河之畔的千年古都,洛阳尤其懂得保护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历史文脉和民族根脉的意义所在,也付诸一系列“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新探索。
新探索,新在遗产保护的模式上。从“避开老城建新城”,到采用覆罩式保护展陈模式、复原看得见的地上“都城”,昔日一项项探索成就全国推广的“洛阳模式”。而今,洛阳系统编制规划,实现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等“多规合一”,全面推行“考古前置”“先考古、后出让”;在全国率先打造3.0版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以数字化技术、沉浸式业态促使文物文旅深度融合,荣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十佳城市称号。
新探索,新在文化传承的路径上。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突出“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高标准建设“五大都城遗址博物馆群”,打造“1+3”高品质古都文化体验区,102座博物馆叫响“城市就是一座博物馆”品牌,汉服体验、沉浸演艺、剧本娱乐等新文旅业态风起洛阳、助推洛阳跻身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在洛阳有了更为具象的表达、立体的呈现和丰富的体验。
“中华文明,肇启于斯、传承于斯、灿烂于斯。”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在洛阳,“文明之河”展现独特神韵!
“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考验历史眼光,亦见证发展韧性。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黄河战略”实施5周年,深层逻辑中蕴含着深刻启迪:“只要看到我们是在往前走着,就要保持定力。”
唯有担当,方能披荆斩棘;唯有笃行,方能一往无前。
此次兰州座谈会,总书记又从“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完善防灾减灾体系”等7个方面,对在更高起点上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宣示新起点上再出发。
万里黄河,天高地阔;大河奔腾,洛阳向前。
砥砺“时时放心不下”的使命感,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大治理,推动经济发展在绿色转型中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保护传承弘扬好黄河文化,久久为功、锲而不舍,把这项“千秋大计”一以贯之抓下去,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洛阳,在不久的将来——
“黄河很美,将来会更美”。(洛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