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得民心,被选为夏朝首任君主,铸鼎中原,建都阳城。他的子孙几度迁都,直到定都斟鄩——今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才安定下来,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都在斟鄩。
大禹治水得民心,被选为夏朝首任君主,铸鼎中原,建都阳城。他的子孙几度迁都,直到定都斟鄩——今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才安定下来,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都在斟鄩。
那么问题来了:二里头这个名字从何而来?为啥洛阳这个夏都遗址不叫斟鄩,而叫二里头?
太康失国,后羿上位
“夏商周断代工程”等诸多考古研究成果表明,夏朝大概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公元前1600年灭亡,存续约470年,其间曾几度迁都:禹建都于阳城,启迁都于阳翟——阳城故地在登封,阳翟故地在禹州,离洛阳都很近。
史载,禹的孙子、启的儿子——夏代第三任君主太康在位时,夏王朝迁都斟鄩。此后直至夏桀,斟鄩一直是夏都所在。
夏是在部落联盟基础上建立的王朝。各部族逐水而居,四处迁徙,氏族部落之间为了争夺资源时有冲突,觊觎王位的部落首领很多。
有道是“富不过三代”,太康这个败家子没吃过苦头,不懂得居安思危,他沉溺享乐,不理朝政,经常外出狩猎,数月不回都城,搞得国政乱成一锅粥,百姓怨声载道。
于是,羿——东夷有穷氏部落的首领看准时机,趁太康外出发动兵变,占据斟鄩,成为新任“夏后”(“后”乃夏朝君主的尊称),人称“后羿”。
《史记》记载:“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洛,是洛河;汭,指两条河流的汇合处。洛汭是洛水入黄河处。
相传,太康到洛水南边去打猎,乐不思蜀,羿趁机夺权篡位。太康的母亲和五个兄弟在洛水北岸苦苦等他,没有等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遂作《五子之歌》,追述祖宗训诫,哀叹亡国之恨。
太康去世后,后羿或许是顶不住舆论压力,扶植太康的弟弟仲康上位。此后,夏朝又经历了一次次王权更迭,直到末代君主夏桀把这个王朝的最后一口气都给折腾没了,“权力的游戏:夏朝篇”才告终结。
“王国密钥”,惊现洛阳
唐《括地志》记载,斟鄩故地“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唐代的洛州下辖偃师、巩县、阳城、嵩阳等地,治所在洛阳。
1959年,考古学家徐旭生背着铺盖卷,攥着洛阳铲,循着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率队在豫西洛阳盆地寻找“夏墟”,惊喜地在偃师二里头村发现了一处大型夏文化遗址,按照考古界惯例,以发现地为名,将其命名为二里头遗址。
几代考古人在二里头村进行了长达60年的探索,发掘了数以万计的夏朝文物,确认二里头遗址乃华夏第一王朝夏都斟鄩故地,并厘清了都城范围,揭开了“最早的中国”的神秘面纱,探明了中国最早的宫殿、最早的铸铜作坊等遗迹分布。
夏王朝的历史轮廓逐渐清晰。从登封王城岗遗址,到禹州瓦店遗址、新密新砦(音同债)遗址,再到偃师二里头遗址,多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山西、陕西、安徽、湖北等地陆续发现了近800处二里头时期的文化遗存。
它们是华夏第一王朝控制范围的考古实证,考古学界将其统一命名为“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主要范围涵盖河南全境、山西南部、安徽北部、湖北北部,也就是广义上的河洛地区。各地文化习俗在河洛腹地交融,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华夏文明,然后传播四方。
一块高地,两条河流
二里头文化是开启中华文明的“密钥”,它对研究华夏文明渊源、国家兴起、城市建设、都邑制度等重大问题有着非凡意义。
二里头村也因二里头文化而声名鹊起。
村志记载,“二里头”这个村名古时已有。“头”指洛河岸边凸起的一块高地。据说,河洛先民为避水患聚集在这块高地上,逐渐形成村落。
关于“二里”则有不同说法:一说,二里头所处高地东西长约二里,位于山岗上,先民称其为二里岗;一说,这块高地距离洛河渡口有二里地,来往行人据此称其为二里头。
夏人逐水而居。二里头位于伊洛河交汇的三角洲地带,水土好,适宜农耕,而且地势高,不怕被洪水淹没,是宜居的风水宝地。
老辈人更习惯把村名唤作二流(音)。旧时,二里头村有寨墙,一防水患,二防战乱。当地流传着一段民谣:“一条河,两条河,围住二流寨豁豁。红胡子,绿胡子,爬到寨上看柳树。刀客多,割耳朵,一下扔出寨豁豁。二流寨门水围着,血红淋啦找不着。”
刀客说的就是土匪。据说,刀客劫持人质索要钱财,钱送不到,便将人质的耳朵割下,扔到寨门外的河水里。
那时老百姓惧怕刀客,但对夏代君主来说,“篡权”的后羿是更可怕的存在,把整个斟鄩搅得人心惶惶。太康失国之后,夏朝的故事又将如何续写?请看下期。(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