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约3800年时,夏人在当今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营建了一座面积足有400多座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宏伟都城,偃师二里头遗址就是今天被多数考古学家认可的夏代中晚期的都城。
距今约3800年时
夏人在当今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营建了一座面积足有
400多座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宏伟都城
偃师二里头遗址
就是今天被多数考古学家认可的夏代中晚期的都城
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
夏朝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
二里头遗址建成前的200多年
夏朝的早期都邑在哪里
跟随《寻古中国·寻夏记》第二集《夏迹寻踪》
在考古工作者发掘的遗迹线索中
梳理出夏王朝的发展脉络
从2020年开始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围绕颍河流域展开新一轮考古调查
他们希望在这里能触碰到夏王朝的历史轮廓
在复查河南襄城台王遗址时发现
台王遗址至少占地30万平方米
是一处中型聚落遗址
也就相当于一座夏代早期的中型城市
但统辖这片土地的早期夏都又会在哪里呢?
河南襄城台王遗址所在地
成书于东周时期的典籍文献《国语·周语》记载道:
“其在有虞,有崇伯鲧”
其意为大禹的父亲鲧被封为崇伯
而崇指的就是嵩山
古籍《孟子》中也记载过
“禹避舜之子于阳城”
其意为舜去世后禹谦让王位躲避在阳城
东汉时有学者注释其所在位置
“箕山之阴,皆嵩山下深谷中”
那么夏代早期的都城是否就在嵩山地区呢?
1996年启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
夏朝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
存续大约470年
恰好就坐落在“嵩山下深谷中”的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
主体使用年代距今约4100年
与夏朝起始年代大致相符
考古人员又在距王城岗遗址
仅一河之隔的战国阳城遗址
发现了一件托盘底部
刻有“阳城仓器”的古老陶器
这提供了“禹居阳城”位于王城岗遗址所在的山间盆地的实物证据
阳城遗址陶器上的文字“阳城仓器”
王城岗遗址是夏代早期一处高等级聚落
城中出土了玉器、绿松石器等一批高等级文物
但它只有34.8万平方米
说其是大禹的都城似乎有些狭小局促
这是因为史书曾记载
“夏居河南,初在阳城,后居阳翟”
原来大禹很快就迁到了阳翟
阳翟就位于今天的河南禹州
并且是有史书记载的大禹首封之地
在阳翟确实发现了规模更大的瓦店遗址
但总面积比王城岗遗址大了三倍
超过了100万平方米
河南禹州瓦殿遗址平面图
瓦店遗址出土了九件陶鼎
它们依大小排列有序
并且都出自同一个窖藏坑
根据周礼“天子享九鼎”
九鼎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王权
有专家推测这或许就是
列鼎制度的历史溯源
后世典籍中很多语焉不详的祭祀形式
或许也能在这里找到源头
在“文明之镜”中窥见夏朝古老的祭祀仪式
那么从阳城到阳翟大禹为何要迁都?
瓦店遗址坐落在颍河西南岸的一处台地上
这条河发源自嵩山一路向东向南最终注入淮河
成为中原腹地连接东部和南部地区的文化通道
或许正是靠着颍河
大禹才带领夏人走出嵩山开创一代王朝
瓦店遗址才有了多种文化的汇聚
颍河的河流走势图
那么离开夏代早期的瓦店遗址
探索夏文化的下一站又在哪里呢?
新砦遗址主体使用年代
在距今约3900年至3800年间
历史存续期恰好与二里头文化诞生时间相衔接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
考古工作者就在河南的新密新砦遗址展开多次发掘
最终发现了令所有人兴奋不已的“文化三叠层”
据古代文献记载
夏启的儿子太康在位时
荒淫无度不理朝政
最终被来自东夷部落的后羿趁机夺权
古本《竹书纪年》说这是“无王”的时代
《史记·夏本纪》中则称为“太康失国”
后羿篡位后
太康的母亲和五个兄弟逃到洛河
在岸边等待他的归来
而偃师二里头遗址
就坐落在嵩山北侧的洛河之滨
二里头遗址傲立在洛河岸边的高地上
各地文化在这里交流融汇
这里的礼制传统又向八方辐射散播
今天考古学界将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
命名为二里头文化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山西陕西安徽湖北等省
陆续发现近800处二里头文化遗存
它们是华夏第一王朝控制范围的考古实证
尽管今天的考古发现还无法
将文献记载中的夏朝历史一一印证
但从嵩山脚下的登封王城岗遗址
禹州瓦店遗址新密新砦遗址
到二里头遗址
我们能逐步窥见夏朝470多年的发展历程
12月22日CCTV-1晚10:30档
《寻古中国·寻夏记》第二集《夏迹寻踪》
让我们踏上沉睡千年的土地
追溯古老而又神秘的夏朝文化和历史
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