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900多年前,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这样为洛阳“代言”。
汉魏洛阳城遗址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900多年前,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这样为洛阳“代言”。
洛阳地处“天下之中”,是古人理想的建都之所。在北宋之前,已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洛阳的都城史长达1500年。
今天,在洛阳腹地的伊洛平原上,沿洛河一线分布着五大都城遗址,分别为夏都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和隋唐洛阳城,称为五都荟洛。
其中,汉魏洛阳城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的都城,其前身为周时的成周城。东汉末年,洛阳城被董卓焚毁。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至许都(今许昌),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之战后,曹操又将自己的大本营移至邺城(今安阳、临漳一带)。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66岁的曹操在洛阳病逝,其子曹丕袭封魏王,当年十月代汉立魏,改元黄初,史称曹魏。
曹魏定都洛阳,废除南北宫制,在汉代北宫的基础上修建了单一宫城——洛阳宫。洛阳宫正殿为太极殿,正门为阊阖门,铜驼大街从阊阖门向南延伸,与圜(音同圆)丘等形成了一条南北中轴线。这种“建中立极”的都城形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父子发动高平陵之变,掌握了曹魏政权。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逼魏元帝曹奂禅位,共历5帝46年的曹魏王朝宣告灭亡。
因魏承汉祚,晋继魏统,人们常将曹魏与东汉合称汉魏,或将其与西晋合称魏晋。在洛阳这片土地上,无论从金墉城到圜丘,还是从三体石经到《洛神赋》,这个王朝都留下了独属于它的深刻印记。
南对万安山的圜丘遗址
邺城金凤台遗址
正始石经拓片(资料图片)
曲家寨村玉皇庙
太极殿遗址(局部)
《洛神赋图》邮票(资料图片)
从许都到邺城
说到曹魏王朝,人们通常会想到魏武帝曹操。事实上,曹操生前并未称帝,他是曹魏王朝的奠基者。
东汉末年,董卓焚毁洛阳城,挟持汉献帝西入关中。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将回到洛阳的汉献帝迎往许县,以天子的名义号令四海,从此,许县改称许都。曹丕代汉后定都洛阳,以“魏基昌于许”而改许都为许昌,并数次行幸许昌宫。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统一河北,决定挥兵南下,夺取许都。次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获全胜,袁绍败退河北,于建安七年(公元202年)病死邺城。随后,曹操经过多次征战,平定袁氏势力,将邺城作为自己的大本营,并营建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台。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中曰铜雀台,高十丈,有屋百一间”。
铜雀三台中,最南端的金虎台又称金凤台,经过历代重修,至今遗迹尚存。
洛阳宫与太极殿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阳病逝。当年十月,曹丕逼汉献帝禅位,自己登基称帝,建立了曹魏政权,史称魏文帝。
当时经过董卓之乱,洛阳宫室较为残破。因此,曹丕不断营洛阳宫,筑凌云台,穿灵芝池,并重立了太学。魏明帝曹叡继位后,更是大兴土木,在洛阳宫中营建正殿太极殿,作为最高的权力中心,并在宫城西北修筑了坚固的小城——金墉城。
阊阖门是宫城正南门,也始建于魏明帝时期。它与太极殿及端门、止车门、铜驼大街、圜丘等构成了一条南北中轴线,在中国都城史上有重要意义。
史载魏明帝曹叡较为性急,他在大营宫室时还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铲平邙山。《魏志》中记载,当时他“欲平北邙山,令登台便观见孟津”,被廷尉辛毗(音同皮)劝止了。
辛毗说:“天地之性,高高下下。如果把邙山铲平,一旦黄河泛滥怎么办?”魏明帝想了想,觉得有道理,这才作罢。
太学与正始石经
东汉在洛阳城南建有太学,并在太学门外刻立石经,供人观摩,称为熹平石经或一体石经。后来,太学和石经都因董卓作乱而遭到了严重破坏。
曹丕称帝后,下令在东汉旧址上重建太学。正始二年(公元241年),魏帝曹芳又命人再刻石经,内容为《尚书》《春秋》等,称为正始石经。正始石经立于太学故碑(即熹平石经)之西,因用古文(即大篆)、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书写,又称三体石经或三字石经。
1922年,太学遗址所在的偃师朱圪垱村(今属洛龙区佃庄镇)出土了一方正始石经残碑,现藏于洛阳博物馆珍宝馆中。人们在欣赏石经的同时,也许会问:它的作者究竟是谁?
魏收在《魏书》中记载,邯郸淳“建三字石经于汉碑之西,其文蔚炳,三体复宣”;《晋书》中也有嵇康“于学写石经”的记载。然而,无论邯郸淳还是嵇康,其年龄都与刻立正始石经的时间不太相符。因此不少学者推测,《三体石经》作者可能并非一人。
委粟山与圜丘
《三国志》中记载,景初元年(公元237年)冬十月,魏明帝“营洛阳南委粟山为圜丘”,“十二月壬子冬至,始祀”。
所谓圜丘,就是古人设坛祭天的地方。根据古礼规定,帝王要在夏至日到北郊的方泽祭地,冬至日要到南郊的圜丘祭天。东汉圜丘在汉魏洛阳城南的伊河北岸,到曹魏时,魏明帝将其设在了城南约20公里处的委粟山。
委粟山位于汉魏洛阳城中轴线的南端,与万安山主峰阙口相对。曹魏之后,西晋、北魏相继定都洛阳,仍将圜丘设在委粟山。今天,这座孤零零的小丘立于洛龙区李村镇南宋村北。相传大禹治水时曾在这里歇息,当地人也称其为禹宿谷堆,过去山上还有禹王庙等建筑。
高平陵之变
在委粟山营建圜丘不久,景初二年(公元238年),魏明帝曹叡病逝于洛阳,年仅36岁。他将帝位传给了8岁的养子曹芳,并由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
据《水经注》记载,万安山又名大石山,位于洛阳城南,“山阿有魏明帝高平陵”。考古人员认为,今洛龙区寇店镇朱西村南边的曹魏大墓中就有一座是高平陵。
高平陵与曹魏圜丘所在的委粟山相距不远。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曹爽随曹芳出城祭扫高平陵,结果司马懿在城中发动兵变,夺取武库,占领军营,并以皇太后的名义下令关闭城门,然后屯兵洛水浮桥,切断了曹爽的归路。不久,曹爽以谋反的罪名被诛,曹魏政权落入了司马氏的手中。
司马懿拒绝了曹芳要拜他为丞相、为他加九锡的提议,只是以年迈为由不再上朝。嘉平三年(公元251年),73岁的司马懿离开人世。他在遗言中告诫儿子,“汝等善侍主人,若有异志,乃大不孝之人”。其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生前确实没有称帝,只是没了司马懿的制约,二人对魏帝的态度可谓一言难尽。
《洛神赋》与《洛神赋图》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31岁的曹植来到京师洛阳,觐见自己的哥哥魏文帝曹丕。两人虽是一母同胞,关系却并不亲密。他们不仅争夺过世子之位,相传曹植还对嫂子甄氏产生过爱慕之情。
这次来到洛阳,曹植得知甄氏已被赐死,不由黯然神伤。他一大早启程东返封地,到傍晚已是人困马乏,精神恍惚。在洛河边休息时,他仿佛看到甄氏化身洛神,御风而来,“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凌波微步,罗袜生尘”,遂作《感甄赋》寄托感情。
魏明帝曹叡是甄氏所生,继位之后,他将《感甄赋》改为《洛神赋》。《洛神赋》流传很广,洛神也成了美的化身。东晋时,顾恺之根据《洛神赋》画了《洛神赋图》,有宋代摹本流传至今。后来我国发行《洛神赋图》特种邮票,以偃师的顾县镇曲家寨村为“票图原地”。伊、洛河在曲家寨村北汇流,也许当年曹植作《洛神赋》就是在这一带。
邺城三台遗址
从高平陵西望圜丘
曹氏三杰
曹植自幼聪慧,极富才情。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在邺城建铜雀台,命诸子登台作赋,19岁的曹植就一鸣惊人。后来,他作的《洛神赋》《赠白马王彪》等更是千古名篇。南北朝时,山水诗人谢灵运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成语“才高八斗”即由此而来。
除曹植外,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也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他们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也称“曹氏三杰”。南朝梁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即曹植)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
明代王世贞则评价说,曹操的诗风“古直悲凉”,曹丕作诗有“乐府本色”,而曹植“天才流丽,虽誉冠古今,而实逊父兄。何以故?材太高,辞太华”。这也算一家之言吧。
三马同槽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把持朝政,擅行废立,曹魏王朝名存实亡。曹操可能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幕,只是他无法改变结局。
据《晋书》记载,曹操曾梦到三马同食一槽,内心非常嫌恶。他对儿子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干预汝家事。”曹丕却不这么认为,他对司马懿极为信任,登基后更将其视为辅国重臣。
曹丕去世后,司马懿奉命辅佐魏明帝曹叡,展现出了过人的政治及军事才能。曹叡临终时,也将幼主曹芳托付给了司马懿。可他没料到,司马懿死后,曹芳被司马师废黜;后来,司马昭又命人杀死了魏主曹髦。对曹操来说,即使梦到了三马同槽,又能怎么样呢?
竹林七贤
魏元帝景元四年(公元263年,一作景元三年),在汉魏洛阳城东的马市上,临刑前的嵇康抚完一曲《广陵散》,从容赴死。这之前,三千名太学生一起向当权的司马昭求情,可也没能留下他的性命。
这一年,嵇康只有40岁。他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也是竹林七贤中最早死去的人。
竹林七贤是活跃在魏末晋初的一些名士,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等。其中,嵇康娶了曹操的曾孙女为妻。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宁可在洛阳城外打铁也不愿出仕,因而激怒了司马氏。
嵇康被害后不久,阮籍也去世了,其他人则先后入仕。山涛在竹林七贤中年纪最长,官职也高,他将嵇康的儿子嵇绍抚养长大。最终,嵇绍为了保护遭遇反叛的晋惠帝而身亡,成了晋王朝的忠臣。(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广英 /文 记者 曾宪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