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玉石记》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以全国多座重要考古遗址和许多珍贵出土玉器为线索,系统梳理中华玉文化的发展历程,偃师二里头遗址就是其中之一。
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玉石记》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以全国多座重要考古遗址和许多珍贵出土玉器为线索,系统梳理中华玉文化的发展历程,偃师二里头遗址就是其中之一。节目通过讲述二里头遗址中一件件珍贵的玉石文物,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第一王朝”的赫赫风度。
龙形牙璋
出土时间:1980年
用途:礼器
长48.1厘米、中宽11.4厘米,全器由器身、柄、阑组成,造型精美,器型庞大,气势恢宏。阑部扉牙或表现张嘴的龙头及龙身。牙璋作为二里头文化典型的玉礼器之一,仅为高级贵族专用。牙璋随着二里头文化的扩张,将王权礼制的影响辐射到南中国和更广大的区域。二里头牙璋传播的模式,反映出广域王权制度在东亚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波及,也印证了二里头政权成为此广域政治核心的代表。
绿松石龙形器
出土时间:2002年
用途:礼器
出自高等级贵族墓葬。龙长64.5厘米、中部最宽处4厘米。它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仅有0.2厘米到0.9厘米长,厚度仅0.1厘米左右。龙身略呈波状曲伏,中部出脊。由绿松石片组成的菱形主纹象征鳞纹,连续分布于全身。龙身近尾部渐变为圆弧隆起,尾尖内蜷,若游动状。绿松石龙形器的龙首隆起于托座上,略呈浅浮雕状,为扁圆形巨首,吻部略微突出。龙头中间,以三节实心半圆形的青、白玉柱组成额面中脊和鼻梁,绿松石质蒜头状鼻端硕大醒目。两侧弧切出对称的眼眶轮廓,梭形眼,轮廓线富于动感,以顶面弧凸的圆饼形白玉为睛。此龙形器制作精美、技术高超、体量巨大、形象复杂,为中国后世龙崇拜找到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出土时间:1984年
用途:礼器
出自高等级贵族墓葬。长16.5厘米、宽8厘米到11厘米,器身以青铜铸出主体框架,呈四角钝圆,略呈亚腰形,两侧各有对称环纽。其上以数百片绿松石拼合镶嵌出兽面纹,做工精巧,丝丝入扣,虽历经三四千年无一松动脱落。出土时安放在墓主人胸部,从两侧有对称的穿孔纽可见,穿缀当系于主人胸前,应作为沟通天、地、神、人等的重要载体。(洛报融媒·洛阳网首席记者 王若馨 实习生 蔚雪珍 通讯员 赵腾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