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号简斋,洛阳人。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杰出诗人,“洛中八俊”之“诗俊”。
一自胡尘入汉关,
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
独立东风看牡丹。
——宋·陈与义《咏牡丹》
陈与义,号简斋,洛阳人。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杰出诗人,“洛中八俊”之“诗俊”。
这首诗作于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当时陈与义远离故乡洛阳,寓居在浙江桐乡。
洛阳是有名的牡丹之乡。金兵入侵中原后,诗人避乱南奔,彼时已有十年之久,忽然在异乡见到故乡的名花,勾起了伤时忧国之情,感慨万千,遂写下这首《咏牡丹》。
诗的前两句追忆往事,既有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的伤感,也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感慨。后两句化用张唐英的“小臣有泪皆成血,忍向东风看牡丹”,但其表达更为含蓄深沉。
“一自胡尘入汉关”,金兵入汴,诗人流离失所,漂泊无依。“十年伊洛路漫漫”一句,“路漫漫”既是说自己离家乡路途遥远,又是说家乡被金兵占领已十年之久。“路漫漫”三字,表现了诗人很复杂的心理,既是说中原沦陷,自己无缘再赏洛阳牡丹,又是痛惜家国,同时感叹自己前途渺茫。
“青墩溪畔龙钟客”,诗人感怀自己已老态龙钟,“独立东风看牡丹”,独自站在桐乡青墩溪边,默默地对着牡丹,却再也不能回到家乡,心中的痛可想而知。诗人独立花前,不忍离去,显然不独是为了赏花,更主要的是怀旧。
诗到最后才点题“牡丹”,是点睛之笔,诗人的感慨都由独立看牡丹而生发。
短短四句诗,使人如临其境,仿佛见到诗人独自一人在牡丹花前怆然伤怀,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刘永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