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畴似锦。偃师高龙的麦苗青,孟津送庄的桃花粉,洛宁马店的梨花白,汝阳大坪的连翘黄……春日的河洛乡村,宛如一块五色斑斓的“调色板”,铺展开特色农业的锦绣画卷。
强基固本,乡村更和美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个“和”字,突显了新时代乡村治理的鲜明特征。
在宜阳县乔庄村,72岁的乔见青感受最深的是“村部大变样”。“原来,村部建得倒是漂亮,可没老百姓什么事儿。”言语间,老乔还带着牢骚。去年,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功能提升,下棋、打牌、练书法有了新地方。与老年活动室一墙之隔的,是村卫生室。下完棋,还能量个血压。“要是逢雨天,日间照料中心还能把晌午饭管上。”这样的贴心服务,让老乔格外满意。
党群服务中心是基层治理的主阵地。去年以来,我市全面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提升,坚持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功能标准化,集中布局“7+N”服务功能,极大提升群众就近享受公共服务的便利度。
没有围墙,不设柜台,百姓办事就没了距离感;托幼中心、日间照料中心、便民超市、卫生室等集中布局,极大提升了乡村公共服务便利度。用时髦的话讲,党群服务中心就是村里最热闹的“CBD”。
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五星”支部创建全面展开,争星晋级的氛围更加浓厚。同时,乡镇领导干部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镇选村培”农村发展党员模式全面推开,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乡村治理,要塑形,更要铸魂。广大农村普遍建立自治、自乐、志愿组织,常态化开展文化娱乐、孝老爱亲等群众性创建活动,让文明乡风春风化雨、浸润心田。在洛宁县中高村,村集体建起了百姓大食堂,倡导红事新办、白事简办,推行“一碗菜办一场大事”,减少了人情债,消除了攀比心,移风易俗蔚然成风。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也承载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只要脚踏实地、铆足干劲,真刀真枪地干、真金白银地投,突出抓好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乡亲们的日子就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白云飞 通讯员 张君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