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一带乃夏都斟鄩所在地。日前,国家文物局公布二里头遗址多项重要新发现,为二里头遗址乃夏代都城的论断提供了更多实物依据。夏朝人的衣食住行有什么特点?夏都斟鄩藏有华夏文明的哪些秘密?今起,咱就掰扯掰扯夏朝那些事儿。
对观念传统的老辈人来说,房子是人安身立命的根基。它为人遮风挡雨,庇护人类繁衍生息,有了房子,人就有了安全感。
房子是人类跨入农耕文明的产物之一——游牧民族居无定所,没必要盖房子。河洛地区土地肥沃、河道纵横,可以安心落脚过日子,在数千年前的夏朝,河洛先民就住上了像模像样的房子。那时候的房子长啥样?
穷人住“地下室”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一带是夏都斟鄩旧地。
在二里头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夯土墙、井字形道路遗迹,以及宫殿区、祭祀区、作坊区遗址。
从考古发掘成果来看,夏朝已出现阶级分化,贵族住“豪宅”,穷人只能住“地下室”。
当时的平民和奴隶,住的大都是半地穴式房屋:一居室或两居室,地表盖着茅草顶,穴内有灶台和排烟口,还有土阶通向地面;穴壁略加修整,抹点儿草泥就算完事。
据说两居室是人畜同居,一边住人,一边养家畜。把“家”字拆开来看,就是茅草顶底下有个“豕(音同史)”——豕就是猪,能养猪说明不愁吃,日子过得安生。
说实在的,这种半地穴式房屋比现代的牲口棚好不了多少,但在数千年前的夏朝,能有这样的房子住似乎应该满足——不满足也没法子,如果都城的平民尚且只能穴居,其他地方的穷人生活条件就更不咋样了。
凿穴而居是远古时期就有的居住方式,挖洞穴、凿地穴省时省力省材料,好处不少,只是这种房子遇水容易垮塌,稳固性不行。
迄今,我市新安县、汝阳县等地的乡间仍能见到不少土窑,追根溯源,跟河洛先民的这种居住方式不无关联。
贵族也得住“草房”
夏朝的奴隶主贵族生活条件比奴隶强多了,有人侍候吃喝,但受限于当时的生产能力,他们照样得住茅草房——当然,住的是茅草房宫殿,房子建在地面上。
在二里头遗址,有一座保存相对完整的宫殿遗址区,据推论:夏都的宫殿面阔八间,进深三间,土木结构,夯土墙,茅草顶。夯土墙结实、防水,防风保暖效果不错,表面平整光滑,看起来比地穴美观。可以说,这样的夯土茅草房已是数千年前最高档的豪华住宅。如今,豫西仍有部分民居使用这种古老的夯土筑墙方式。
二里头遗址宫殿区的建筑格局,开后世皇家宫殿之先河,有人说它是中国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多进院落,不算妄言。
令人尴尬的是,茅草房周围常有蛇虫出没。二里头遗址位于河洛腹地的夹河滩上,水草丰茂,人们一不留神就会被蛇咬伤甚至咬死。
洛阳人俗称蛇为“长虫”。“蛇”的甲骨文字形是“它”,“它”字“从虫而长”,确实像一条“长虫”。
《说文解字》里说:“它,虫也……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人们怕蛇,担心亲友遭其祸害,故而寒暄问候时总会关切地询问:“无它乎?”
在古人的社交圈里,“无它乎”其实就相当于今人说的“最近好吗”,不知道夏都的贵族见面是不是也会这样打招呼。
建都城得有好指挥
说到夏都的建立,不能不提到“邑”。“邑”字的甲骨文上部是“囗”,意指城墙包围的城市,下部是一个跪坐的人,表示城中的居民。
在原始社会,各部族逐水而居,四处迁徙,氏族部落之间为了资源时常起冲突。
大禹治水得民心,成了夏朝的第一位君主。他的子孙定居中原,迁都斟鄩,建起了秩序井然的城市。
夏朝推行邑制,有统一规划的行政管理和建筑形制。邑有大有小,大,可是人口数以万计的都城,比如后世的周王城洛邑;小,可是几十户人家的村落。
古代的邑又分里或井,有“基层干部”(譬如里宰)分区包管。这些“基层干部”负责管理人口、传达政令、组织农业生产。
夏朝的住宅结构完整,风格相对统一,一看就是在“干部”的带领下有组织地建造起来的。
可惜,夏朝房屋的寿命只有二三十年,比钢筋水泥房差远了。如今的楼房不仅结实,且通透敞亮,普通人家只怕也比夏朝贵族住得好。(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