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夏代?二里头遗址为什么是夏代都城?偃师商城遗址为什么离二里头遗址那么近?这些事关中华文明的重要问题,也是老百姓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日前,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接受本报专访,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王巍(受访者供图)
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夏代?二里头遗址为什么是夏代都城?偃师商城遗址为什么离二里头遗址那么近?这些事关中华文明的重要问题,也是老百姓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日前,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接受本报专访,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考古发现结合历史文献,证明二里头遗址是夏都
记者:您能否结合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解释关于“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夏代”“二里头遗址为什么是夏代都城”的疑问?
王巍:按照文献记载,在商王朝之前有一个夏王朝。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记述的内容,虽然跟《史记·五帝本纪》的详尽程度有很大差别,但和《史记·殷本纪》有很多接近的方面,而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结果证明《史记·殷本纪》的部分记载是正确的。因此,大部分文献史学专家认为《史记·夏本纪》的记载也是可信的,由此推断夏代是存在的。
夏商周断代工程对夏代年代分布和二里头遗址的年代分布做了比较精确的测定,结果显示,夏代整体年代分布为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二里头遗址的年代分布为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550年。从数据上看,二里头遗址的年代正好处在夏代中晚期。
另外,从时间、空间、规模及对全国的影响来看,二里头遗址明显呈现出一种王朝气象。
因此,结合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我们认为二里头遗址是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遗址,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也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早的“核心文化”、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二里头文化的核心地位,体现在其自身的王朝气象
记者:您能否具体说明二里头遗址呈现出怎样的王朝气象?
王巍:科学系统的考古工作发现,二里头遗址的面积约为300万平方米,是当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聚落。
二里头遗址里有多座宫殿,并且集中在一个区域。宫殿群四周有围墙,形成了一个约10万平方米的宫城,成为王室禁地。宫城内的宫殿有中轴线,建筑左右对称,前后有多进院落,这样的制度是我国古代宫室制度的发端。
在和宫城南边仅一路之隔的地方,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另一个用围墙围着的区域,这里面有青铜器和绿松石这样高等级器物的手工业作坊。这表明这些作坊的设立是有规划的,是由王权直接控制的。
此外,一些原本只有工具属性的武器、容器、玉器等,在二里头文化时期逐渐大型化、仪仗化。比如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牙璋已经不具备实用功能,而是成为精致的玉礼器。
二里头文化时期还出现了与身份等级相关联的、以酒器为主的青铜礼器群,商周时期“谁能用青铜器,能用多少青铜器”的政治性发明——礼乐制度,源头就在这里。
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青铜礼容器群、青铜礼兵器群、玉器礼器群等政治性发明的影响力也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比如牙璋,不仅扩散到了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还在四川盆地、岭南地区,甚至越南北部都有出土。此外,这些礼仪制度很多被商代吸收和继承。
用我们的话说,这些现象就是一个王朝的气象。
偃师商城应为商人监视、控制夏人而兴建的
记者:有观点认为,没有出土文字证据就不能确定二里头遗址是夏都。您怎么看?
王巍:首先,二里头遗址的面积约有300万平方米,目前只发掘了不足2%,还有大量考古发掘工作要做。因此不能说没有文字证据,只是还没有发现文字证据。
其次,商人的文字因刻在甲骨之上,才得以保存至今。如果夏人的文字不是刻在甲骨上,而是写在易腐烂的材质上,就保存不下来。
没有发现确凿的文字证据,不妨碍我们对二里头遗址或者其他遗址的时间、空间、规模、性质及其所代表的历史与政治阶段进行考察。因为考古学有一整套独立的研究方法,在没有文字证据的情况下,也能辨识不同的族属和集团,甚至分析出遗址的历史属性。
记者:有观点认为,二里头遗址的年代下限已经进入到商代的年代范围了,而且偃师商城遗址距离二里头遗址只有约6公里,这两处遗址有什么特殊关系吗?
王巍:偃师商城应该是商灭夏后,商人为了监视、控制夏人而兴建的,它的建立正是夏商分界的界标。
商灭夏后,二里头没有被废弃,商王允许夏王的后代在这里继续生活,甚至可以祭祀祖先。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夏人逐渐被商人同化。
此外,考古发现还表明,偃师商城在建成之初,统治者可能尚未掌握高端的铸铜技术,也来不及立即建造自己的铸铜作坊并投入使用,需要继续使用二里头的铸铜作坊。此后,商人在偃师商城东北隅建了自己的铸铜作坊,二里头彻底衰落,沦为一般聚落。与之相似的是,西周灭掉商朝之后,也首先利用殷墟铸铜设备、人员、生产技术,来生产象征着统治基础的青铜器,以解决燃眉之急。殷商政权在被西周灭亡之后,殷墟并未马上被废弃,而是延续至西周初年,主要原因也在于此。(记者 刘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