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在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李亚如数家珍,列举了一连串闪亮的名字,以他们有血有肉、有故事、有灵魂的精彩人生“点题”,寄语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工作者去发现、去发掘、去发声,用心用情用功讲好洛阳故事。
从李俊贤、陈俊武、田克恭等优秀知识分子代表,到杨奎烈、马海明、于书法、刘新安等先进模范代表;
从中国一拖最早的“海归”刘寿荫、祖孙三代奉献共和国农机事业的“杨家将”,到清华高端装备院洛阳基地的“博士三剑客”,再到播撒阳光的“春蕾奶奶”余玛丽、最美乡村教师孔文卿、洛阳博物馆志愿者服务队……
4日,在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李亚如数家珍,列举了一连串闪亮的名字,以他们有血有肉、有故事、有灵魂的精彩人生“点题”,寄语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工作者去发现、去发掘、去发声,用心用情用功讲好洛阳故事。
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
回顾共和国成立70年来洛阳的光辉历程,正是一批又一批出彩洛阳人,不负时代的重托、用担当作为感动着洛阳,擎起了洛阳发展的脊梁。这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宛如一颗颗闪亮的明珠,镶嵌在洛阳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最好的故事永远在基层。会上,李亚分享了他发现最美乡村教师孔文卿的故事:去年10月9日一大早,李亚不打招呼、轻车简从,沿着崎岖山路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宜阳县最偏远的花果山乡花山村督导调研脱贫攻坚。进农家、入村室,一番深入调研之后,山村小学迎风飘扬的红旗吸引了他的目光。这个山村小学只有3名学生,分属不同年级,孔文卿就是他们的校长。
“尽管每个年级学生很少,孔老师还是坚持备不同年级的课。”李亚向大家动情地讲述了调研时的场景,当时,他特意走上讲台,认真翻看了孔文卿的教案,每一本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谈及退休后的生活时,扎根山区数十年的孔老师的回答斩钉截铁——办一所学前班!就是为了让山里的孩子们能接受更好的学前教育,为花山村培养更多未来希望”。
“和孔文卿一样,在河洛大地,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人扎根基层、艰苦创业,将人生的美好年华奉献给改革发展的壮丽事业,这些出彩的洛阳人需要我们去抒写、描绘、歌唱。”李亚说,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李亚还以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一生26次深入一个村庄调查研究创作《江村经济》和著名作家柳青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14年创作《创业史》为例,勉励我市广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传世之心”创作“传世之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洛阳发展也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当下,“9+2”工作布局全面深化,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河洛大地充满勃勃生机。
“厚重的历史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洛阳发展的美好明天,都是讲好洛阳故事最生动的素材。”
“要把镜头、笔端对准普通群众,深入挖掘一批普通人、普通家庭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命运的生动典型,充分展示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希望大家创作生产出更多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
“要广泛开展采风和创作活动,切实担负起讴歌伟大祖国、伟大时代、伟大人民的光荣使命。”
…………
李亚语重心长的话语,在与会人员中引起了共鸣,令人深思。
“同心同德向前进,需要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大家纷纷表示,要立足守正创新的时代坐标,不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优秀作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凝聚推动洛阳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洛阳日报记者 李江涛 白云飞)
>>>>李亚活动报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