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让坊,位于洛阳城东南角,长厦门东第四街从南向北数第一坊,大概在今天洛龙区安乐镇狮子桥村,北面就是白居易的宅院履道坊。“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有“朦胧诗鼻祖”之称的晚唐诗人李商隐住在此地的崇让坊。
崇让坊,位于洛阳城东南角,长厦门东第四街从南向北数第一坊,大概在今天洛龙区安乐镇狮子桥村,北面就是白居易的宅院履道坊。“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有“朦胧诗鼻祖”之称的晚唐诗人李商隐住在此地的崇让坊。
幼年丧父抄书挣钱
李商隐,字义山,河南荥阳人,祖籍怀州河内(今焦作沁阳)。晚唐诗坛上,李商隐可谓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名气直追“大李杜”。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被收录22首,位列第四。
这样一个诗人,青少年时代却贫困潦倒。市隋唐史学会会长王恺介绍,《旧唐书·李商隐传》记载,李商隐“幼能为文”,十分聪慧。8岁时父亲去世,他和母亲、弟弟妹妹们回到了老家。作为长子,他不得不挑起家庭重担,10岁时就替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早年的贫苦生活经历,让他渴望早日做官,光宗耀祖。直到李商隐20岁时结识令狐楚,生活才有了转机。
结识贵人来到东都
洛阳是李商隐长期生活的地方。在这里遇到的人和事,改变了李商隐的人生轨迹。
令狐楚既是朝廷重臣,又是文坛宗主、骈文大家。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他镇守河阳,“年才及弱冠”的李商隐前去拜谒,两人遂成师生。
令狐楚赏识他,教他写作骈文,带他熟悉官场,结交社会名流,像慈父一样照顾这个年轻人。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令狐楚调任东都留守、河南尹,李商隐也欣然到了洛阳,开始接受官场历练,并受到令狐楚的重用,让李商隐与其子令狐绹(táo)等交游。这几年中,李商隐一面积极应试,一面努力学文,在科举上虽一再失败,但在写作上则完成了由散向骈的转变。
“李商隐的诗歌中,多次提到‘东亭’,比如《崇让宅东亭醉后沔然有作》等,东亭就是崇让坊的一个亭子名,所以李商隐在洛阳的住宅应在崇让坊。”王恺说。
王恺说,令狐楚对李商隐来说,充当了多重角色:伯乐、良师、益友、长辈和上司。令狐楚对李商隐关怀备至。开成二年(公元837年),李商隐参加科举考试前,他还收到了令狐楚送来的钱,让他买件体面的袍子穿。这一年,李商隐终于考中进士。
开成三年(公元838年)春,应博学宏辞试不取,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即今甘肃泾川县北)做了王的幕僚。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并将女儿王氏嫁给了他。
《锦瑟》无声迷离朦胧
李商隐的爱情诗“寄托深而措辞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独具特色。
从李商隐的诗歌内容看,李商隐与妻子王氏感情很好。李商隐仕途坎坷,夫妻聚少离多。王氏出身富贵家庭,多年来,一直尽心照料家庭。妻子死后,李商隐伤心欲绝,写了不少悼亡之作。
其实,在王氏之前,李商隐的感情生活丰富多彩。在洛阳,他邂逅了初恋情人柳枝。柳枝是洛阳一个富商的女儿,活泼可爱,通晓音律,与李商隐的堂兄李让山是邻居。
柳枝躲着父母,悄悄和李商隐约会,每次李商隐都会为她写一首诗,每得到一首诗,柳枝都如获至宝。
可惜好景不长,柳枝被父母许配给了一个有权有势的王侯。李商隐伤心欲绝,他的千古绝唱《锦瑟》,“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便出自这个时期,后又写了《柳枝五首》,追忆柳枝。
李商隐青年时期曾在玉阳山修习道术,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等诗中,李商隐提到了“宋华阳”的名字。
据说宋华阳原是宫内侍候公主的宫女,因随公主入道做了女道士,年轻美丽,聪慧多情,李商隐和她很快双双坠入情网。但最后这段感情于不为礼教和清规容许而终结。
诗人已去,《锦瑟》无声,李商隐留给后人的谜团就像他的《无题》诗一样,华丽隽永而又迷离朦胧。(洛阳日报记者 常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