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线-孟津篇
孟津县历史悠久,是九朝古都洛阳的近畿,文化沉积丰富。有河图之源的龙马负图寺,有一园翠柏的汉光武帝原陵,有集历代帝王陵墓之大成的邙山古墓群,有周武王会集八百诸侯灭纣的会盟台等众多的历史古迹,展现着九朝古都河洛文化教育的博大精深。
【孟津概况】
孟津是河南省中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在百里黄河上,铁路、公路四种飞架;陇海、焦枝铁路东西南北纵横;207国道、洛常公路、洛孟公路、小浪底南岸专用线纵穿孟津南北;高速公路横贯孟津东西。县内开三高速公路有四个上下道口,焦枝铁路有四个火车站,国家二类航空口岸的洛阳飞机场在境内麻屯镇。构成了航空、铁路、公路立体交通网络。
孟津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东距省会郑州134公里,南与重工业基地洛阳市毗临,北靠黄河。全县辖8镇4乡,226个行政村,43万人,总面积758.7平方公里。孟津县历史悠久,是九朝古都洛阳的近畿,文化沉积丰富。有河图之源的龙马负图寺,有一园翠柏的汉光武帝原陵,有集历代帝王陵墓之大成的邙山古墓群,有周武王会集八百诸侯灭纣的会盟台等众多的历史古迹,展现着九朝古都河洛文化教育的博大精深。随着小浪底、西霞院水利工程的建成,孟津沿黄河一带将是一个湖光山色、环境优美、自然景观与历史景观相映衬的旅游圣地。
【孟津旅游景点】
黄河小浪底景区:中国AAA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由小浪底大坝、荆紫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四个片区,13个景区,113个景点组成,是河南省以黄河中下游水利枢纽工程,以峡谷河流为主要特色,曾先后荣获“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河南十大热点旅游景区”、“东亚十佳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
龙马负图寺:始建于晋怀帝四年,初名“浮图寺”。山门两侧分立“图河故道”、“龙马负图处”两通巨碑。伏羲大殿是寺中的主殿,内塑伏羲圣像;殿右侧塑有高3米的龙马像。寺内存有宋、明、清历代著名学者程颐、朱熹、邵雍、王铎等人撰述的碑铭诗赋。
《周易》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相传六七千年前,有龙马身负“河图”跃出黄河、神龟背负“洛书”浮出洛水,伏羲氏依“河图洛书”演绎出阴阳八卦。据研究,河图即指中原的山川地理图,洛书则是龟甲卜文。
龙马负图寺位于孟津县会盟镇雷河村,因“龙马负图出于孟河之中”而得名,始建于晋怀帝四年,是人们为感念“人文之祖,人根之祖”伏羲的功绩,在图河故道上建起的第一座祭礼场所,也是河洛文化中“河图”的发现地、中华易学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风水之源,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千百年来,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这帝王将相、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多到此顶礼膜拜、朝宗礼圣,龙马负图寺遂成为中华民族寻根问祖的圣地。
乘车路线:洛阳站至孟津会盟镇至龙马负图寺
王铎故里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洛阳市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旅游总局确定的全国旅游景点之一。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号痴庵、松樵;别号烟潭、渔叟;因祖居洛阳孟津,故又称其王孟津。他在书画上造诣高深,独树一帜,是明清之际著名的书法家。明、清加授太子少保,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其故居位于孟津老城,由2646平方米的故居和占地80亩的后花园两部分组成。
王铎故居位于中州名镇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老城村,是明清大书法家王铎的宅第。王铎明天启2年中进士,官至明礼部尚书,清加太子太保职位,遂建官邸。后因历史变迁,战争纷拢,其故居毁于战火,为了弘扬王铎书法艺术,陈列其书法手迹、碑刻、拓片和展示明清建筑艺术,于1998年11月动工,按王铎故居原貌修复重建,历时一年完峻。修复后的王铎故居,主要包括故居和宅居园林,占地面积180余亩,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
王铎故居距市中心23公里,且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径抵。从207国道口到神笔王铎故居只有4公里;神笔王铎故居西边距刘秀坟2公里,西边距龙马附图寺1.5公里,东边距万亩荷花园10公里。神笔王铎故居与白马寺和上述三个景点,构成了一条旅游风光带。是经洛阳市人民政府批准的一条不可多得的洛阳旅游北边线路。
汉光武帝陵,古谓原陵,原陵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陵墓,位于孟津县白河乡铁榭村。当地亦称“汉陵”,俗称“刘秀坟”。
汉光武帝陵为AAA级景点,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20公里处的孟津县白鹤镇。汉光武帝陵古谓原陵,俗称汉陵,又称原陵、汉陵。为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年)的陵园,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光武帝陵南倚邙山,北临黄河,近山傍水,蓊蔚肃穆。阙门巍峨,气势壮观,神道宽阔,直达陵前,两侧石刻林立、碑碣参差。陵园呈长方形,占地6.6万平方米,墓冢位于陵园正中,为夯土丘状,高17.83米,周长487米。光武帝陵为国内少有的陵墓园林,该陵由神道,陵园和光武祠三部分组成。
票价:30元
魏家坡民居位于洛阳市区北5公里,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西站西北0.5公里处。魏家坡民居建于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间,是魏氏家族兴盛时期建造的官宦住宅。现存建筑面积25500m2,房屋248间,院落窑洞26孔。宅院青砖瓦舍,布局对称,院内主仆、水路分明,房上有五脊六兽、狮子海马等装饰,宅院内保存有大量木雕、砖雕、石雕及匾额等工艺美术品,展示了清代民间建筑的艺术风格。魏家坡民居修建在清朝强盛时期,建筑规模,布局、风格相对比较完整,在豫西地区较为少见,其时代风格、艺术特征为研究清代中层官宦之家私宅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和利用价值。2006年6月8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洛阳市区北5公里
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西站西北0.5公里处
邙山陵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东西长近5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的邙山上。包括了孟津和偃师以及市区的西工区、老城区、洛龙区等5个区,涵盖了20多个乡镇。陵墓群西至孟津县常袋乡酒流凹村—洛阳市郊红山乡杨冢村一线,东至偃师山化乡南游殿村—山化乡忠义村一线,大致呈东西向长条形分布。邙山陵墓群面积为756平方公里,有大型的封土墓970多座,古墓葬有数十万之多。
陵墓群已经探明的帝陵包括东周时期的王墓8座,东汉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晋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后唐帝陵1座。是中国埋葬帝王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加上皇族、大臣的陪葬墓,总数在千座以上。邙山陵墓群是是世界上古代陵墓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交通:孟津北邙山上
【古城防】
成周城:周武王灭殷商以后,其弟周公姬旦营建成周城,史称下都,遗址在平乐乡金村、翟泉一带。是上都王城(洛阳市王城公园)和镐京(陕西省西安市)的东部屏障。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朝建都于此,近代名其遗址为洛阳汉魏故城。
金墉城:俗名李密城,位于平乐乡金村,建于三国魏明帝太和元年(227年)。金墉城自227年建造至632年废弃,历405年,今遗址尚存。
河清城:为秦汉平阴、曹魏河阴县城。北周武帝建德四年(575年),大举攻北齐,陷河清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入东京,李光弼守河阳三城,史思明屯兵河清城。南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四月,金兀术分道攻宋,陷河清城,闰四月南宋收复河南各州县,河清复归南宋。
孟津小城:亦称孟津小垒。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六月,汉赵前军大将军呼延宴、始安王刘曜、征东大将军王弥攻陷洛阳,掳西晋怀帝司马炽。朝臣共推傅祗为盟主。屯于孟津小城,号召各州郡发兵支援,北魏泰常八年(423年)发兵攻南朝宋。宋洛州司州毛德祖遣振威将军窦晃为河阴县令,带500兵卒驻守孟津小垒,抵御北魏。
回洛城:北齐因回洛仓筑回洛城。唐武德三年(620年),秦王李世民攻王世充,布阵北邙山,怀州(今沁阳)总管黄君汉遣将张夜叉克回洛城,王世充命太子元应率军围攻未破,于城西筑月城相持,不数日为唐军攻占,兵败逃回洛阳。
中国牡丹画第一村:地处洛阳汉魏故城遗址的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因公元62年东汉明帝为迎接西域入贡飞燕铜马筑“平乐观”而得名。“平乐农民牡丹画”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郭泰安为首的几位当地农民画师。他们以中国传统写意绘画技法为主,饰以醇厚色彩,展现国花牡丹之神韵。
中国三彩艺术第一村:孟津县朝阳镇南石山村是工艺唐三彩的发源地。1920年前后,南石山村陶塑艺人高良田仿制唐三彩制品,首获成功。2000年朝阳镇被省有关部门命名为“三彩之乡”。
黄河孟津段有5座铁路、公路桥分别和山西、河北、焦作、济源等省市相通;陇海铁路纵贯全境,焦枝铁路在孟津设有3个车站;被称为欧亚大陆桥的连霍高速公路在孟津有3个上下道口,二广高速、洛阳西南绕城高速、310国道、207国道、洛常公路等交通干线在境内纵横交叉,全县22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洛阳飞机场座落在孟津县的麻屯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