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株树木、绿化荒山6500亩,是万安山区域近年的累计植树造林数据,也是一份沉甸甸的生态成果。万安山生态示范区位于洛阳市伊滨区南部,总面积约116平方公里。按照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目标,近年,万安山实施了大规模的生态造林、植被恢复工作。
初春的万安山,绿意盎然。山间坡地上,千名造林人穿梭其间,正在为洛阳城南这处“绿肺”增添新绿。(如图)
50万株树木、绿化荒山6500亩,是万安山区域近年的累计植树造林数据,也是一份沉甸甸的生态成果。
万安山生态示范区位于洛阳市伊滨区南部,总面积约116平方公里。按照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目标,近年,万安山实施了大规模的生态造林、植被恢复工作。
然而,在偌大一片贫瘠的山体上造林,绝非易事。
“栽树难,难于土壤贫瘠、道路不畅、浇水不便。”万安山园林公司负责人李武亮说,万安山以前俗称“石林山”,山上土层薄、土质特殊,不利于树木生长。山上道路不便,又十分缺水,给植树造成诸多不便。
对于万安山植树的难度,高战和深有体会。
高战和今年60岁,是伊滨区李村镇老井村的一位普通农民,常年住在万安山脚下。去年以来,他和不少乡邻都加入万安山山体绿化及植被恢复的建设中。
每天天一亮,他就来到万安山山顶公园。
高战和告诉我们,由于种植的松树冠径较大,每株苗木重量可达100公斤。山坡地种树,吊车等机械不能靠近,每棵树都需要好几个人才能抬到挖好的树坑处。这样下来,大伙一天仅能种植千余棵。
“遇到土质不好的山坡,还要采用树穴换土的模式来种植,种完后立即浇水养护,才能确保成活率。”高战和如是说。
虽然难度大,但经过近年锲而不舍的连续种植,昔日的荒山如今渐渐绿了起来。
李武亮介绍,万安山区域的植树造林工作以乔灌木植物为主、草本植物为辅,种植植被主基调为油松、白皮松、侧柏等常绿类乔木。随着50万株树木的栽植,万安山正在加快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恢复。
漫步万安山山顶公园,各类成型大树、造型苗木星罗棋布,重点打造的多处生态景观效果初显;以山顶主道路为主线,道路两侧行道树、灌木群、草花地被等植物高密度覆盖,实现了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以前,万安山沟沟岭岭都是荒山、石块,除放牧人外,极少有人到山上来。”高战和说。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城市的“后花园”。
今春,万安山又启动了新一轮大规模植树造林计划——今年将再完成6000亩造林任务,进一步恢复植被,提升水源涵养功能。
如今,万安山不仅仅是城市的“后花园”,更是城市区南部的一个新“绿肺”。(洛阳日报记者 李东慧 通讯员 杨磊 沈加兴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