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战国时期的屈原绝对是个富于幻想的人,梦想着飞向蓝天,这在他的传世名作《楚辞》中有所体现:“仍羽人於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走到羽人们居住的丹丘,留在这长生不死的仙乡。
生于战国时期的屈原绝对是个富于幻想的人,梦想着飞向蓝天,这在他的传世名作《楚辞》中有所体现:“仍羽人於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走到羽人们居住的丹丘,留在这长生不死的仙乡。羽人,顾名思义,指身上长羽毛或披着羽毛外衣能飞的人。在洛阳汉林古代珍藏博物馆里,有一件唐代羽人贝雕展品,只见羽人张着翅膀和仙人们说话,仿佛西方的天使一般。
羽人最早出现在《山海经》里,不过那时叫“羽民”。西晋政治家、文学家张华这样形容羽人:“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
为啥会有羽人的出现?这除了和古人渴望飞向蓝天有关,还与他们渴望长生不死有关。秦汉时期,修道成仙风气盛行,人们渴望跨越死亡,永远住在长生不老的乐土上,羽人因身有羽翼能飞,与不死同义,因此很多墓室壁画上出现了大量表现升仙的场景,如西汉后期的洛阳卜千秋墓。
这一时期,羽人与道教关系密切。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羽人的含义和造型有了变化,先变成能升空的神仙,后演变为飞天、飞仙和天人等佛教形象。
唐代人应该也想超越生死,便别出心裁地用贝壳雕刻了羽人的形象,而且羽人羽翼丰满,具有大唐盛世气象,将古人对生死的思考,以物品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让千年后的我们可以坐在飞机上,继续思考这个问题。(洛阳晚报记者 刘婷 通讯员 林辉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