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西工区结合实际,在经济建设、城乡发展、社会管理、民生改善、党风廉政建设等关键领域确定了第一批10个方面21项改革任务。通过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西工区解决了一批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日前,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西工区委书记、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昝宏仓。
记者:西工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体上是如何考虑的?采取了哪些得力举措?
昝宏仓:我们的深化改革工作定位,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的内容:一是做好规定动作,紧跟上级政策,按照有关部署,扎实开展好西工区的配套改革工作。二是做好自选动作,根据西工区的实际情况,围绕促进发展抓改革,重点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围绕改善民生抓改革,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求突破。
去年以来,围绕事关西工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我们确定了8个重大调研课题,广泛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了解深化改革所需,确保深化改革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记者:西工区的全面深化改革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昝宏仓:全面深化改革点多面广,也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改革成效。2015年,全区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多数指标位居全市第一方阵。重点项目建设整体推进顺利,安置房建设全面加快,部分已经分配人员入住,群众非常满意。我区比较大的改革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推动红山西部生态旅游开发。去年,我们通过了关于加快红山西部生态旅游建设的决议。
在建设方式上,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完成了王村沟村1238亩土地流转及绿化种植,一期樱桃沟沟地4.5公里开发项目已开工建设。
——围绕调结构促转型,着力推动服务业领域改革。运用“互联网+”手段,着力推动商贸业转型升级。引导传统百货业龙头企业加大自身电商平台的宣传推广力度,支持餐饮业建设网络平台或利用第三方平台拓展业务,实现销售额增长。同时,我们积极搭建平台,着力推动电子商务信息产业发展。目前,已经制定了西工区发展信息产业、跨境电子商务的扶持政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培育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创业创新。同时,与洛阳师范学院、亚马逊、义乌市吉茂跨境电商培训学校签订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拿出1000万元作为引导资金成立了西工区信息产业种子基金,规模5000万元。在专业园区建设上,在提升洛阳信息科技城的基础上,倾力打造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网商创业园、电子商务物流园三大园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洛阳信息科技城及ITC孵化器新进驻企业21家,企业总数突破70家;网商园已进驻企业19家,日发单量超过3万单,跨境电商园已进驻企业15家,保税仓储设施正在加紧建设。
——创新征迁模式,着力推动棚户区改造。西工区棚户区改造任务重,在集体土地征迁方面,我们转变为以村为主体的征迁模式,充分发挥村集体的主导作用;在国有土地征迁方面,转变为以居民自主改造为主的征迁模式,普遍推行居民自治征迁。改革创新后取得显著成效,目前,西下池村改造项目一期、市技校及周边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都取得较大突破。同时,在棚户区改造投融资模式上,我们也进行有效改革,改变以前征迁改造资金以开发商为主的模式,充分利用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去年以来,已从国开行、农发行获批了西下池、史家屯2个项目1.13亿元基金支持,拟再申请贷款22.65亿元用于史家屯、唐屯、蒋上后项目开发建设。
记者:2016年,西工区将如何推进深化改革工作?
昝宏仓:2016年,我们将按照市委要求,结合西工实际,开拓思路,寻求突破,保持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态势。一方面,积极关注上级出台的改革政策,找准与西工区的契合点,全力推进改革。另一方面,围绕我们的产业发展进行改革,如先进装备制造业、综保区自贸区对外开放平台建设。
我们2016年的深化改革工作步子将迈得更大,走得更稳更实,努力保持西工区经济社会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让老百姓能够享受到更多改革带来的实惠。(洛阳日报记者 李东慧 特约通讯员 杨鸿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