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朝古都洛阳,有诸多历史遗迹和传说故事。其中,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名镇,尤其值得关注。这里,让我们走进这些洛阳名镇,领略它们的特殊魅力。
伊滨区李村镇位于洛阳市东南15公里处,南依万安山,北临伊洛,紧临洛阳城,交通便利,是经商的好地方。明清以来,外地商贾纷纷落户此地。李村镇商业贸易繁荣,素有“小洛阳”之称。
李村古寨,原名咸宁砦
对于伊滨区来说,李村镇是一个“年轻”的镇,由偃师市划入伊滨区仅四年多。李村镇却又十分古老,其得名并非缘于李姓人家。
据传,唐朝太子李弘的近侍董弘,字李村,是此地人,对太子忠心耿耿。武则天对儿子李弘颇有微词,后来李弘猝死,董弘也自缢身亡,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时人感其义举,就以其字“李村”作为其家乡的名字,以示纪念。
李村镇现存的咸宁寨遗址,位于李南村,是赵姓人家躲避战乱的地方。东、北、西三座寨门边有夯土寨墙,形如凤凰展翅。
家住李村镇的陈爱松说,清朝时咸宁寨东寨门的门洞上建有文昌阁,阁内供奉的香檀木雕刻的关公像,在“文革”时期被烧毁。据说,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周围香气弥漫。
在东寨门的门洞内,有一块石碑,上刻《创建文昌阁记》,碑为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六月立,碑文显示,咸宁寨原名咸宁砦(zhài,同“寨”)。
咸宁寨顶部建有四座庙,均为坐东朝西,关帝庙居中,左为火神庙,右为白衣大士庙和土地庙。庙前石碑立于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石碑上有《赵氏合族施舍官地碑记》,记述了咸宁砦赵氏合族捐献“东西五丈长,南北五丈五宽”的宅基地,使之成为关帝庙官地的事。
庙前另有一块1995年8月所立石碑,碑文称咸宁寨是李村最高处,“四面悬崖陡壁,深沟数丈,有东西两门,两条曲折路缠沟而上,上面十分严密,是历年来兵荒马乱避兵火之处”。
李公神道碑等古迹散布
除咸宁寨之外,李村镇还散布着许多古迹。李村镇袁沟村马庄自然村有一块北宋李公神道碑。
李公即李昭亮,字晦之,宋太宗明德皇后的哥哥李继隆的儿子。他4岁就当了东头供奉官,后任数职,死后赠中书令,谥良僖。此碑立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高5.25米,宽1.56米,厚0.47米,碑文涉及宋代的党争、边事、官职、地名、税制、灾情等,内容丰富,有证史补史之价值,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采访时,我看到李公神道碑正在进行碑体错位扶正、裂纹修复和碑楼建设工作,预计年底前竣工。
李村镇李南村还有名为东堂的建筑群,创建于明末,继修于清代,今存三星殿、接引殿、财神殿、药王殿、火神殿等,北侧有碑林,其中有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立的施舍善路碑,雍正八年立的三星殿碑等。
商贸繁荣的“小洛阳”
李村镇交通便利,历代为粮食、药材集散地。货物流通近至洛阳各地,远至开封、漯河、南阳、蚌埠、南京等。
民国时,李村镇商贾云集,被誉为洛阳四大名镇之一,素有“小洛阳”之称。李村镇集市与洛阳关林集市齐名,有“洛阳城大,李村会大”之说。当地流传着“李村街三大匠,天六、狗四、石和尚”的顺口溜,赞扬工匠的手艺高超,名厨有穆章记、大邢师、小邢师,地方特色名吃有油旋馍、粉糊卜等。
1938年,日本占领河北省,国民政府河北省党政机关、富商大户及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退到黄河以南。洛阳成为河北省党政机关落脚的地方。由于市区拥挤,为防日军飞机轰炸,洛阳城区部分居民和机关搬迁到伊河南岸的李村镇。河北省四存中学也迁到李村,在李村办学五年,大大提高了伊河南岸地区的文化水平,培养了一批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当下,受传统商贸的影响,李村商业依然繁荣,每月有六个会期。我去李村镇采访时,刚好逢会。长长的李村街,我走了好大一会儿才到镇政府。
专员李杏村葬母于李村
抗战时期,李杏村任国民政府河南省第十行政区(洛阳)专员。当时,日军经常轰炸洛阳,为了安全起见,李杏村把家人迁至李村镇(当时属洛阳县)居住。1939年9月,李杏村的母亲病故于李村。李杏村为母亲举行了大开吊和安葬礼,前后达一个月,礼仪之隆、排场之大,李杏村“发财”之多,都是惊人的。
据《偃师聚落记》一书记载,李杏村为母亲办丧事,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部参谋王守合总办,保安司令部参谋长张策臣为总账房,为李村巨商冯汉章负责物资供应,洛阳专署其他要员都参加了葬礼。
李母所用棺木为“十二圆心”(即由12块柏木中心板合成)的柏木棺材,李母死后第五天举行大开吊,一直持续了半个多月。前来致祭送礼的宾客络绎不绝,有洛阳城内的高级官员、各县的官员和豪绅,还有省里和国民党中央的要员。
开吊过后就是安葬礼。洛阳、偃师、伊川等县还请来了8个著名的唢呐班送葬,并请道士24名、尼姑24名,设水陆道场,超度李杏村的母亲亡灵。送葬时,有人专门从洛阳城运来了龙头凤尾32抬棺罩杠,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加上看热闹的人群,李村街道水泄不通。若不是警察维持秩序,连灵柩都抬不出村。
河洛大鼓名家张天倍
李村镇还有一位名人,即河洛大鼓名家张天倍。
张天倍,生于1894年,卒于1970年,号玉林,李村镇西街人,为河洛大鼓名流,被誉为“说书状元”。
张天倍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说唱水平长进很快,18岁开始行艺,20岁便名震豫西。作为河洛大鼓第二代传人,张天倍在艺术上大胆创新,去粗存精,使鼓书摆脱了创始期的粗糙和庸俗。
张天倍说唱的鼓书在豫西城乡及开封、郑州、西安、兰州等地享有很高的声誉。新中国成立后,河洛大鼓这一民间说唱艺术非常红火,但是没有统一的名称。民间称河洛大鼓为说书,艺人们则各有各的叫法。
1950年,市文联的李冷文、李振山等人,与张天倍商量后,将这一红极一时的民间说唱艺术定名为河洛大鼓。第二年,原洛阳地区举办曲艺培训班时,众人就把河洛大鼓的名称确定下来。(洛阳晚报记者 余子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