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北京某报社记者于女士和朋友一起,在买不到直达票的情况下,中转郑州来洛,开始了牡丹文化节三日游。4月19日,在回京的列车上,她用了“三个没想到”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旅游感悟。
“没想到在洛阳就能欣赏到国际范儿的大马戏,没想到举办了30多年的老牌节会丝毫没有让人产生视觉疲劳,没想到洛阳市民生活得如此幸福……”
4月17日,北京某报社记者于女士和朋友一起,在买不到直达票的情况下,中转郑州来洛,开始了牡丹文化节三日游。4月19日,在回京的列车上,她用了“三个没想到”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旅游感悟。
其实,于女士的“三个没想到”并不难理解。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创办了很多节会,但只有少数延续至今,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作为全国起步较早、规模较大、创办较好的品牌节会,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已走过33个年头,由一个城市的“狂欢”演变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影响的盛会,越走越有“型”,越走越有“范儿”!其中,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成为每年文化节中一抹亮丽动人的色彩。
今年的牡丹文化节,在往届基础上传承创新,各种文化大戏粉墨登场,出彩出新,品位提升,市场化运作也给节会注入新活力,游客好评如潮,市民拍手叫好!
传承:让市民享受节会文化福利
4月20日,周王城广场。伴随着优美的歌声,舞蹈演员们手拿绸扇缓缓登场,随着音乐的节奏不断变换着队形,最后围成一个圆圈,打开的扇子宛如花朵缓缓绽放。这是“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百姓舞台的活动现场。瀍河回族区塔湾办事处选送的舞蹈《茉莉花》力压群雄,摘得“每日一星”奖。
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炫目的幕布,但周王城广场成了牡丹文化节期间市民玩得最“嗨”的地方。市政府把牡丹文化节定位为“人民的节日、百姓的舞台”,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自2007年起,一年一度的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扮靓了洛阳的“城市客厅”,成为文化惠民的“招牌菜”。
作为全国群众文化活动知名品牌,今年的“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共有各类专场演出31场、百姓舞台演出27场,内容涉及歌舞、戏曲、杂技等,参加演出7000余人次,其中95%为全市各行各业的群众演员,每场演出吸引观众近万名。
“花与世界”世界国花摄影大展、全国魏碑书法大赛获奖作品展……大大小小的书画艺术展览让市民目不暇接,也使这个牡丹文化节变成了“书画艺术节”。
“文化部推荐优秀剧目洛阳展演月”、河洛文化民俗庙会、“牡丹花开幸福来”万人公益交友大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市民感到幸福,整个4月成了名副其实的“草根狂欢月”。
传承,让市民身心愉悦,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节会文化福利,实现“以节扬名”向“以节惠民”的成功转变。
创新:为节会举办注入新活力
如果说坚守传统、不忘初心使牡丹文化节保持本色的话,那么创新则为其注入新活力、增添新亮点。
首先是文化活动内容及形式的创新。
以往,游客除了赏花看景,想在晚上欣赏一场高水平文艺演出的愿望不易实现,但今年的隋唐百戏城国际大马戏和丝路非遗嘉年华给游客带来惊喜。两场极富特色的演出,既突出了丝绸之路和隋唐洛阳城的文化主题,又对洛阳试水体验式旅游,留住“过夜客”,提升旅游业“软实力”意义非同寻常。
4月4日晚,一场流光溢彩的国际大马戏“空降”洛阳,点燃了世界游客奔走相告来洛旅游的热情。
色彩斑斓的舞台、惊险刺激的节目、定位适当的票价、国内外实力演员的倾情演出……这些让隋唐百戏城国际大马戏一举成为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演艺市场的最大赢家。
从首演至4月底,隋唐百戏城国际大马戏共演出33场,每场上座率均超过85%,累计接待游客达6万人次……
其次是办会主体的创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烹好文化盛宴,使节会的举办更符合经济规律,达到政府省钱省力、企业和百姓皆大欢喜的目的,值得深入思考和勇敢尝试。
除开幕式及部分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外,财政资金原则上不投入任何活动项目;除开幕式、广场文化狂欢月、文化部推荐优秀剧目展演以及招商引资、重点会展活动外,其他活动原则上不以政府名义举办……今年办节,从政府主办、社会参与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
实践证明,只有从历史发展、现实定位、文化传承、群众认可、产业发展等多方面考虑,尊重市场规律,才能让节会可持续开展。
期待:文化、经济互融互促再提升
第33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已圆满落幕,动人心弦的文化演出犹在眼前。虽然成绩斐然,但也暴露出一些短板,亟待补齐:
——提升牡丹文化节文化活动策划水平,坚持项目带动,突出产业发展,策划举办国内外有影响的活动;
——加强文化与旅游的跨界融合,把文化遗产游与赏花有机结合,让世界更加了解洛阳;
——引进电影节、戏剧节、动漫节、书画节等全国性、连续性、品牌性艺术节会,向游客展示洛阳更加浓厚的文化氛围、更加高雅的人文气息;
——借鉴深圳文博会经验,与文化创意“联姻”,让牡丹文化节带动城市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梦在心中,路在脚下,期待明年的牡丹文化节文化活动更出新、更出彩!(记者 常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