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俭(公元492年至公元569年),北朝时期洛阳人。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
长孙俭(公元492年至公元569年),北朝时期洛阳人。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
18岁时,长孙俭即为员外散骑侍郎,凡有大事,大将宇文泰都与他商议。宇文泰控制了关中地区后,就任命长孙俭为秦州长史、防城大都督,封信都县伯。不久,长孙俭转任夏州刺史,甚得民心。在他的耐心劝说下,相邻的东魏西夏州刺史许和举州归顺,长孙俭遂为西夏州刺史。
此时,荆襄一带刚刚归属西魏,人心不稳,宇文泰认为长孙俭足智多谋,遂委派他为荆州刺史、东南道行台仆射、都督三荆等十二州军事。其间,他所辖的郑县县令泉璨被百姓告发,经查实他有罪。长孙俭集合其所有属僚,召开大会,首先自我检讨,说这都是由于作为刺史的他教导不严,不是泉璨之罪。于是,在官衙前,他“肉袒自罚”,而不加罪泉璨。
他的这一做法,对属下震动很大,于是“属城肃励,莫敢犯法”。西魏文帝及丞相宇文泰闻讯,都对他的做法表示钦佩。经过长孙俭的督导教育,荆襄一带社会稳定,民众安居乐业。
他不仅鼓励民众勤于农桑,而且在农闲时组织他们习武,大搞军民共防。所以,其所处的虽是边境地区,但局势安定。吏民上书,请求为他建“清德楼”,树碑颂功。在民众的强烈要求下,朝廷让他继续留任。长孙俭在荆州任职7年,荆州民风淳朴,兵强民富,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梁元帝于江陵登基。长孙俭认为这正是魏攻灭南朝的良机,他向宇文泰密陈攻梁之策。宇文泰大喜,令长孙俭在荆州做好周密准备,接着令柱国、燕国公于谨总领大军兵伐江陵,不久江陵平。长孙俭因建议之功,受到封赏。之后,宇文泰认为江陵初平,安抚工作非长孙俭莫属,遂令他镇守江陵,晋爵昌宁公,迁大将军,总管五十二州军事。
不久以后,长孙俭被召回京城,任大行台尚书,兼相府司马;后又迁任尚书左仆射,加侍中。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长孙俭卒于夏州总管任上。 (资料提供: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