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屯兵洛阳,在这里练兵并扩充自己的兵力,他增加重武器装备,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对军官进行培训。
吴佩孚司令部 (网络图片)
吴佩孚为何选择洛阳为练兵地点?他的部队有何特色?吴佩孚成也洛阳,败也洛阳。1927年,吴佩孚兵败离开洛阳后,他从推崇“武力统一”,转变为“尚德不尚力”。
1、【屯兵洛阳】洛阳军事战略地位重要
洛阳成了吴佩孚军政生涯的辉煌点。
《吴佩孚洛阳练兵缕析》一文认为,吴佩孚之所以选择在洛阳练兵,与洛阳的军事战略地位密切相关。洛阳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易守难攻,巩县兵工厂近在身旁,又有京汉、津浦、陇海铁路之便,可获得武汉、南京两大兵工厂的支援,军械弹药朝发夕至。此外,以洛阳为根据地,通过京汉铁路北接保定,能与曹锟密切联络,遥相呼应,将直系势力扩向四面八方。
吴佩孚部队同其他军阀的部队相比,无论是数量上还是素质上都略高一筹,吴的军队纪律严明,这是其他军队所不能及的。
据说,有一次吴佩孚派出学兵团去郑州车站迎接两湖巡阅使王占元,适逢大雨,学兵团士兵直立雨中,阵式整齐不乱。王占元看后感慨:“说起来真惭愧,看看人家是什么军队,咱们是什么军队!”
2、【寻访拳师】将武术糅合到军事动作中
吴佩孚所著的《吴佩孚政书》中,详细记载了他的练兵方法。
吴佩孚早年曾在保定军事学堂学习兵法、测绘、侦探等多种近代军事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于190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这段经历,开拓了吴佩孚的视野。他时常研究世界各国战争,然后对比他在保定军事学堂学到的理论,得出一个结论:“最后之胜败,仍决于白兵(刃)战。”于是,吴佩孚驻兵洛阳后,在洛阳周边寻访拳师,请他们将传统近战武术,糅合到军事动作中去,提高士兵的拼刺技术水平。对于愿意出山的拳师,吴佩孚“授以上尉至少校之官职,委以教育幼年兵团之任”。
3、【扩充兵力】投靠者甚众,不得不扩大编制
据《吴佩孚洛阳练兵缕析》记载,扩充兵力,是吴佩孚下得极为重要的一步棋。
吴佩孚从第三师着手,裁汰老弱,募兵补缺。由于吴佩孚素有不爱财、不怕死,愿与士兵同甘共苦的美誉,而且在五四运动中支持学生,反对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所以在民间很有影响。一时间赴洛参军者众多,其中不少是学生,甚至一度造成“办学危机”。《晨报》曾报道说“一时开封各校学生,纷纷投效”,且“武昌大学生投笔来洛者亦不少”。
投靠者甚众,以至于吴佩孚当时的编制难以容纳。于是,吴佩孚下令将其属下师长以下的各级军官职务均提升一级。这样,原旅长都升为师长,旅扩编为师。编制扩大,兵力得以大大扩充。此时,吴不仅统率着第三师,也统率着王承斌的第二十三师、萧耀南的第二十五师、张福来的第二十四师等。
4、【补充兵器】增加重武器装备,重新制定战斗阵型
扩充完兵力,自然要补充兵器。《细说北洋》一书中,对此有记录。
当时吴佩孚部队中使用的主要武器是毛瑟枪。武器装备较好的部队中,1000名士兵里大概配有800支步枪、5挺机关枪,虽然也配备有一些重武器,如山炮之类的,但是数量极少。
直皖战争中,重武器的作用,给吴佩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把山炮放在最前线,可以起到大面积杀伤和打乱敌人阵脚的作用。所以,在补充装备时,为弥补重武器的不足,吴佩孚不但给部队添置了不少山炮,还在军中专门设置铁甲车队和炸弹队。
对于战斗阵型,吴佩孚也重新作了调整,他把炮兵队、铁甲车队、炸弹队放在第一线,骑兵队作为冲锋队,以此来增强部队进攻能力。
部队编制上也有所改动,吴佩孚模仿成吉思汗“怯薛军”的编制,参照戚继光和岳家军的练兵法,以12人为最小单位,全师步、骑、炮、辎重、电信、铁道、航空诸队最满定员为1.2万人,加上幼年兵团一旅6000人,恰好是成吉思汗“怯薛军”的人数。
5、【培训军官】对军官进行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培训
《吴佩孚洛阳练兵缕析》中还提到吴佩孚训练军官的方法。
由于吴佩孚本人是保定军事学堂出身,知道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作用,所以为了培养具有近代军事知识的军官,他命令刘跃宗成立第三师军官教导团,以3个月为一期,轮流训练,参加培训的人员以连为单位,每个连队出5名军官。
学习的内容包括基本战术、步兵教程、射击、教范、兵器学等。训练期满后要进行考核,成绩优秀者升级,不及格的撤职。
对于政治工作,吴佩孚也绝不放松,他把官兵关系问题也列入思想教育中。吴佩孚认为“军队无平等,有阶级”,士兵对长官要绝对服从,但同时也强调“官爱兵”。他指出:“兵之于官,最易感动,生死虽大,有因一丝一缕之恩,而蹈死不辞者。”因而,他教育手下军官说:“惟将真能爱兵,自然生感,故不必人人有千金之惠,再生之德,即此例彼不觉倾心。”
6、【成立空军】从法国购入4架战斗机,成立航空大队
吴佩孚很看重新式兵器的作用,这一点,在《细说北洋》中,可见端倪。
1924年,吴佩孚从法国购入4架战斗机,每日在洛阳机场上空训练。
吴佩孚成立了航空大队,并拟将空军列入新兵种,配置拥有8部电台的无线电话队等,吴佩孚对这些新设部门都进行专门的人才培训。
1923年夏,上海大陆电影公司派人到洛阳拍摄了8部练兵的新闻纪录片,总名为《吴佩孚洛阳练兵实况》,在国内和欧美各国播放,一时轰动海内外。
7、【反省自我】兵败离洛,从“尚武”转为“尚德”
吴佩孚从雄踞洛阳到兵败离洛,思想观点也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吴佩孚洛阳练兵缕析》中这样描述:
吴佩孚说:“现在中国军阀出色之人物,甲乙丙丁,其势力在伯仲之间,未见有崭然露头角之人,于是互相搏噬以攘夺权势,由于人物力量之均衡,偶尔甲稍抬头,则乙丙相联以倒之,乙若微现锋芒,丙则结丁以灭之。互相争战,循环而无所底止,若此时如有甲乙丙丁互相联合而不被打倒之人物出现,则国事不需悲观,万流朝宗而成滔滔之江河,终见全局之统一。”
吴佩孚想成为的,即是这个“不被打倒之人”。但他在洛阳虽看上去威风凛凛,实际上却始终为军费问题而头疼。
1927年5月,吴佩孚离洛下野。失败后的吴佩孚对自己“武力统一”中国的方针进行反思,转而又提倡“尚德不尚力”。
在后来日本侵略中国、奉行使用武力强占时,吴佩孚称日本必败:“希特勒、墨索里尼之霸业,余之在洛阳时代曾经试之,以后内省涵养之结果,今则不思武力工作,而对于今后彼等武力统一万能主义之前途如何,略具危惧之念。”